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大明世祖 > 第九十一章崩(完结)
推荐阅读:

第九十一章崩(完结)

炽热的阳光从天空中撒下,透过七彩斑斓的玻璃,撒在了阴冷而又空旷的宫殿中,增添了几分暖意。</p>

所幸皇宫中暖阁烧得正旺,仅需要阳光的些许亮光罢了。</p>

宣武皇帝端坐着,内阁大臣们争讨着来年的预算。</p>

而宣武皇帝面不改色,看似在听,实际上却是神游天外。</p>

他继位已有十年,内阁已然换了一茬,昔日的绍武旧臣在朝廷的存在感已经薄弱,不成气候。</p>

如今,首辅张英,次辅李光地,群辅熊赐履,周昌(周培公),陈廷敬,五人都是他一手提拔入阁。</p>

太上皇毫无干涉,人事任免几由他出。</p>

这让他安全感大增,皇位也愈发感觉稳固了,也没了开始的谨言慎行,愈发地自在了。</p>

这时,耳旁传来了一声冷哼:</p>

「财部一年只收一亿两千万,汝工部就要三千万,你这是要重修长城?或者说给长城安玻璃?」</p>

「你懂个甚,官道不需要修吗?各地陂塘,沟渠,河道,不需要维护?」</p>

「况且,我工部架设的铁轨,可是也要更换的,一次性凑到一起了,自然就多了……」</p>

陈廷敬负责工部,自然是声音洪亮,毫不畏惧地争吵着。</p>

这就是权力,让斯文的读书人都变得粗鲁。</p>

宣武皇帝将目光瞥向二人。</p>

这时,负责礼部的熊赐履则昂首道:「南洋诸国或飓风,或兵灾,瘟疫,北方各国则是白灾,都需要朝廷的支持,一千五百万并不算多!」</p>

听了一会儿,宣武皇帝实在懒得理会,就自顾自地离去,徒留下他们争吵。</p>

文官们狗咬狗抢预算,除非必要,皇帝一般是不下场的,没那个精力。</p>

具体的意思,他已经交代给首辅,自然由首辅代之。</p>

在政治的妥协下,内阁辅臣们会短时间内达成妥协,从而获得新一轮的平衡。</p>

「陛下,太上皇的又病了。」</p>

这时,宦官低声来报。</p>

「勿要泄露出去!」</p>

皇帝眉头一皱,心头没由来的一荒。</p>

虽然他对于太上皇把持数年朝政不满,但却并未小瞧了这位皇祖父对他稳固朝纲的支持。</p>

「还有何事吗?」</p>

刚问出口,就见一宦官脚步急促,跪地举起:「报,两广六百里加急!」</p>

「嗯?」皇帝一惊,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瞧,松了口气:「原来是秦王薨了!」</p>

对于这位皇叔,他的印象并不深刻,感情自然是也无几点,心中只有感叹而无伤痛。</p>

「命礼部商酌谥号等后事。」</p>

「是!」</p>

「摆驾,朕要去见皇祖父!」</p>

很快,一列火车被包下。</p>

几个小时后,皇帝抵达了玉泉山庄。</p>

对于这里,他不要太熟悉,自幼在此成长。</p>

可惜在继位后,就一直在紫禁城盘桓,多年不曾在此长住了。</p>

太孙的身份,让他在这里感到自由舒服;皇帝的身份,则让他感觉压制和忌惮。</p>

玉泉山的数千兵马,全由太上皇掌控。</p>

而山脚下的那座玉泉县,则是王公贵族们的别院,是他们朝觐的太上皇的住所。</p>

刚近晚春殿,就闻了一股尿骚味,低头一瞧,不远处就有一只狗就地撒鸟。</p>

旋即一个宦官拿着拎着一筐土掩盖再清扫。</p>

「嗯?」皇帝走过去,摸了摸狗头:「这是第几代了?」</p>

「回禀陛下,这是第十八代了。」</p>

「好好养着!」皇帝叹</p>

了口气,旋即起身离去。</p>

曾经的一代黄狗,不曾想有了从龙之功,繁衍生息十几代,常伴帝侧,享受着无数的荣华富贵。</p>

可以说,这些狗过的生活比许多百姓还好。</p>

太上皇是个恋旧的人。</p>

待他通禀后,就见到了半躺着的太上皇。</p>

在他身侧,两个老头子小心翼翼地坐着,对着他就是行礼。</p>

粗略一瞥,他就知晓了俩人的身份。</p>

璟国公高合,掌控五军都督府军政司近八年,可谓是太上皇最大的军中助力。</p>

另一人,则是刚致仕不久的礼部尚书朱栎。</p>

除了其显赫的身份外,二人更是这位太上皇的私生子,往来玉泉山也是颇为方便。</p>

「皇爷爷,刚从两广传来消息,秦王薨了!」</p>

「秦王?」朱谊汐眉头一皱:「他不是一向康健吗?」</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