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大明世祖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太孙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太孙

所以,其顽皮是在府邸中。</p>

作为太子,朱存渠的子嗣并不算多,尤其是与其父相比后,更是相差甚远。</p>

如今活下来的子嗣,只有四子三女,尚属于健壮,活到成年不算问题。</p>

妃嫔数量也不过十五六位,不算少,但也不多,蒙古妃就占了三位。</p>

最年幼的儿子刚满三岁,三子则五岁,还在东宫中玩耍着,见到父亲回来了,倒是满脸的陌生。</p>

三个女儿倒是记性好,最大的十岁,二女儿七岁,最小的四岁,见到他就跑在他怀里撒娇,也不怕人。</p>

这让朱存渠难得的享受了一番父子之情。</p>

到了傍晚,放学的长子朱辅炚,见到了虎视眈眈的父亲。</p>

“爹!”他自律地低着头,靠近跪下。</p>

“真是有你的。”朱存渠呵斥道:</p>

“正所谓君子远庖厨,乃是不忍见啥生,你倒好,用热水烫蚂蚁穴,用刀斩虫豸之躯干,仁爱之心呢?”</p>

“师傅就是这样教你的圣贤之道?”</p>

“如果是的,我这就去东暖阁,找他们算账!”</p>

“爹,我错了……”朱辅炚低着头,不敢言语。</p>

“哼,小小年纪,对于性命不知仁爱,岂不闻勿以恶小而不为?”</p>

朱存渠拿起戒尺,厉声道:“撅起屁股来!”</p>

“啪,啪——”</p>

狠狠地抽打了三下,朱存渠才语重心长道:“须知,此事可大可小,这要是传到外朝,可有你的好果子吃!”</p>

对于十三岁的长子,朱存渠是寄予厚望的,其名望不得有丝毫的玷污。</p>

甚至,他想着让皇帝册封其为太孙,上一个双重安全。</p>

这不是他杞人忧天,实在是历朝历代,第二任接班人实在是太危险了。</p>

翌日,朱存渠入了外朝,在财部衙门坐堂,名副其实的一部之主。</p>

财部是由户部拆分而出,与民部、户部并列为度支三部,历年来都是首辅亲自管辖,渐渐成了惯例。</p>

财部负责各地征税,转运;户部负责钱粮物资的囤积,还负责监督各地常平仓。</p>

民部则掌管天下户籍、人口,山林,矿场,版图、田亩等关键民事,以及一年的预算筹划工作。</p>

常话说,财部收钱,户部屯钱,民部花钱。</p>

坐上财部的位置,朱存渠深感责任重大。</p>

朝廷八部之中,财部的人数是最多的,共有田税司、商税司、杂税司,转运司,关税司,其中转运司专门负责押运赋税。</p>

关税司,指的是运河上的钞关,以及各地关隘,湖泊渡口、路口等地的税卡。</p>

地方上,财部则变更为县国税局,省为总局,受到财部的直接监督与管理,具有独立的征税权。</p>

然后再按朝廷制定的比例返给地方衙门。</p>

也是如此,庞大的地方机构让财部的官吏人数不断攀升,及至今日,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人,每年吞噬掉的俸禄达到两百万块。</p>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p>

朝廷如今庞大的赋税收入,都是依靠财部竭尽全力地收取。</p>

太子坐堂中,官吏齐点卯。</p>

偌大的财部衙门,仅仅是点卯的人就超过百人,个个都是一副精明强干模样,宛若账房先生。</p>

财部别的不提,个个算盘敲的特别厉害。</p>

“今天就萧规曹随吧!”朱存渠瞥了一眼众人胆颤心惊的模样,随口说道。</p>

太子一来,吃了熊心豹子胆也没人敢弄下马威,两个侍郎乖巧的好似两条家犬,就差流着口水了。</p>

“殿下——”</p>

“叫我尚书即可!”</p>

“是,部堂!”左侍郎躬身笑道:“如今夏税在即,是财部一年中最忙道时候,地方上尤其如此……”</p>

“哦?那我们应该做什么?”</p>

“转运司须得提前准备好车马;商税司、田税司、杂税司,也要估算今年的赋税,并且严格统计。再与夏收的收入对比!”</p>

“同时,还要与往年相比,凡是太少的,或者多出太多的,需要进行核对,以免出现差错……”</p>

财部在中枢中,其时也是非常忙碌的吧,不比地方差多少。</p>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可谓是不绝于耳。</p>

财部的痛苦也在这里,只能看,花不了。</p>

朝廷中关于太子管部的消息,早就宣扬开来。</p>

舆论纷纷,但皇命已成,谁也反对不了,只能认同。</p>

内阁中,作为首辅的阎应元是最看得开的:“太子殿下一来,老夫就能轻松许多了。”</p>

“我不过是初来乍到,还得是首辅多多照顾!”太子谦虚道。</p>

阎应元摆摆手:“财部最大的问题,就是贪腐了,国税局在贪,转运司也会贪,你初掌财部,就得是雷厉风行,拿捏一批贪官立威,杜绝贪腐,就已经算是大成就了……”</p>

朱存渠听得认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p>

这是他在朝臣中,真切地亮相,须得拿真本事才是,不掌一部,何以掌天下。</p>

事实上,在阁老管部的情况下,尚书的地位继续下跌,同时也让财部尚书也没那么重要了。</p>

而一旦有阁老的支持,尚书在部内更是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p>

朱存渠就是这般情况,首辅无限支持,这就让他信心十足,直接以治贪为由,请来了督察院御史,直接带走了数人。</p>

满堂皆惊。</p>

连续数日如此,财部被抓走了数十人之多,但依旧井然有序,运作正常。</p>

这让太子的名声骤然提升了一大波。</p>

听着小曲哼着歌,朱谊汐很快就感受到了太子的存在感,一种忌惮的心理,油然而生。</p>

这种众望所归的感觉,太让人忌惮了。</p>

即使他心中百般提醒,但滋味却是难以言表。</p>

政治,已经深入到了他的血液之中。</p>

不过,后悔虽有,但朱谊汐却是敢承认的,不会反悔。</p>

没几日,皇帝下令,册封皇孙朱辅炚为太孙。</p>

年仅十三的皇孙朱辅炚,地位急剧攀升,地位仅次于太子,成为了储君。</p>

朝廷内外对此是举双手赞成的,东宫更是喜出望外。</p>

至此,消失在大明官方近两百年的太孙,再次重出朝廷,朝野上下交口称赞:</p>

三代内皆是圣君。</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