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大明世祖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巨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巨匠

大汉露出迟疑:“多少钱?”</p>

“不要你多,一张鹿皮,两只松鸡!”</p>

姜大奎随口道:“我这看你是乡亲,交往的深,才便宜你的。”</p>

大汉露出高兴的神情:“鹿皮我家里就有,改天我去给你打两只松鸡来!”</p>

“这刀,您能帮我改成锄头吗?”</p>

“行,你再带一只兔子就行了!”</p>

“好嘞!”</p>

汉子高高兴兴地离去。</p>

不一会儿,又有个猎户走过来:“大奎哥,我要一把斧子……”</p>

“行,一张鹿皮,两只兔子!”</p>

陆陆续续招待了数人,姜大奎才不急不缓地回到家中。</p>

只见他那徒弟,正专心致志地拉着鼓风机,进行炼铁。</p>

铁匠铺的铁,是从姑苏那里买来的生铁,但却不能用,还要靠自己炼。</p>

这并不是笑话,而是越国</p>

的情况。</p>

越国的生铁多采购至大明,漂洋过海来到越国,一斤十文的价格飙升至二三十文,导致铁器的价格极高。</p>

而产自朝鲜和日本的铁,则便宜了两三成,但质量奇差。</p>

故而姜大奎都采买日本生铁,然后回到家重新进行冶炼,获得合格的生铁。</p>

“二喜,累不累?”</p>

他看着光着膀子的徒弟,随口问道。</p>

“师傅,不累,就是热得慌!”</p>

“喝口凉茶歇歇!”姜大奎递上一杯茶。</p>

虽然是劣茶,但二喜却喝的痛快。</p>

因为在越国,茶的价格也贵,普通人只有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时才喝上。</p>

但在铁匠铺,却是常备的。</p>

他脱掉仅剩的衣服,看了看火炉中的铁浆颜色正红,徒弟并没有偷懒,那就能放心炼了!</p>

将铁水倒入陶盆,待其冷却后又放在台上烧得通红。</p>

徒弟用钳子抓紧铁块,他则捶打起来。</p>

渐渐的,一个半弯曲的柴刀就显露出来。</p>

“你用小捶修正,我出去一趟!”姜大奎吩咐道:“记住,不轻不重,不要变形了!”</p>

言罢,他放心地离去,带着几块银圆,去向了不远处的货铺。</p>

村庄之中必不可少的,除了铁匠铺以外,还有杂货铺。</p>

越国与大明不同,由于多数移民,属于藩廷调控,导致每个村落的人口都控制在百户左右。</p>

五十户汉人,三十户日本人,二十户朝鲜人,进行杂居,从而促进融合。</p>

每个村子的距离,甚至控制在二十里左右,最多不会超过三十里。</p>

通往村落的都是宽达两丈的官道。</p>

这种规整,交通是便利了,但是让货郎消失了,货铺应运而生。</p>

每到初一十五,那些商人们就携带着大量的货物,沿着官道去往一个个村落,对货铺进行补给。</p>

都是需要稀有的东西,货铺掌柜的也会被委托给那些大小商人们。</p>

这些行商有的卖盐,有的卖布,但无不例外,不再直接接触普通人,而是直接卖给货铺,节约了大量的时间。</p>

当然了,行商们有时候也会就地收购一些稀缺的货物,让百姓们赚上一笔。</p>

幌子,门面,甚至还有不高的门槛,让这个商铺显得很是</p>

“掌柜的,我要一件棉衣!”</p>

姜大奎出声道。</p>

大胡子的掌柜露出了笑脸:“姜铁匠,怎么在这夏天买棉衣?”</p>

“便宜呗!”</p>

“我帮您问问,不过您得做好准备,棉衣可不便宜……”</p>

姜大奎无所谓道:“除了棉衣外,再给我买两头羊,一公一母。”</p>

“活的?”</p>

“肯定的!”姜大奎朗声道:“我媳妇要生了,儿子肯定要吃羊奶,听说吃羊奶长得壮实!”</p>

货铺的几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p>

这股风气还是从姑苏那里传来的,听说越王就挤羊奶给王子们喝,渐渐风靡越国。</p>

由此一来,越国的畜牧业大跨步发展,存栏量达到了四十万头,足够每人发两只了。</p>

“好,我一定帮你问问!”</p>

掌柜的笑容更加真诚起来,这可是笔大生意,能赚不少的抽成。</p>

这时候,几个妇女走进来,几个男的抱着麻布跟在后,好似跟班。</p>

“掌柜的,布怎么收?”</p>

“哟,您这布料成色好咧,摸着平整!”掌柜的立马从柜台后跑到前头来,仔细地摸索着。</p>

他脸上的笑容格外的灿烂。</p>

“这般成色的,一匹算你三毫如何?”</p>

“您是这样做生意的?”为首妇人则叉着腰:“在姑苏,可五毫收呢,转眼就赚两毫!”</p>

“你要多少?”</p>

“五毫,不然不卖!”妇人傲气道:“不然等那些行商们过来,我再卖给他们。”</p>

掌柜的心疼地皱起眉,思量许久:“行,就五毫……”</p>

旋即吃下了所有的布,乐得脸都开花了。</p>

姜大奎看得目瞪口呆。</p>

他追着几女过去,礼貌地问起:“怎么跟姑苏一样价,货铺也收?”</p>

女人随口道:“咱这是红麻布,精贵着呢,听说老家那里有些人喜欢,日本人也喜欢,卖得贵些也是赚的……”</p>

老家,指的是大明,移民们思念故土,故而称之为老家。</p>

“日本人也喜欢?”姜大奎一愣。</p>

女人噗嗤一笑:“姜铁匠,别看这织布简单,花纹,线头等都有讲究,咱这在老家是没人着眼,但在越国,日本,可是一等一的好手!”</p>

“我跟你说,你那打铁技术看着一般,但也要跟谁比,我听人说,那些从朝鲜、日本进来的锄头,一个个都禁用呢!”</p>

姜大奎一愣,失笑道:“我反倒是成了巨匠了……”</p>

在整个亚洲,大明的冶炼,手工业,是巅峰的存在,碾压局。</p>

日本人甚至铸币技术不达标,喜欢用永乐钱。</p>

书友写的书,书名:农氏仙族</p>

【家族流】【群像】【本地土著没有系统】</p>

简介:家族流+法体双修+单女主</p>

先辈铸造家族根基,后辈造家族威名</p>

锤造万古不灭的家族,不是一代人的功劳,需要无数的族人前仆后继的信,以鲜血铸成威名,以生命捏卫荣誉。</p>

已存十几万字。请放心入坑。今天刚签约,感兴趣的朋友请观看。</p>

【麻烦您动动手指,把本网站分享到Facebook脸书,这样我们能坚持运营下去】</p>

</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