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夫应声,提着药箱走到门口又拿起柜台上提前包好的两服中药。</p>
“昨天我怕药无效,就没敢多开,只开了两幅。今天又包了两幅,一会到城门口了,正好可以让厨娘熬煮上。”</p>
吴大夫刻意压低声音,试探性的询问:“宋大夫,你说县令大人决定好了没有?他会把流民们安排到哪里?”</p>
宋婉玉摇了摇头,她对镇上并不熟悉,不太清楚最后县令大人会把人安置在何处。</p>
吴大夫幽幽的叹了一声:“要论地方宽阔,镇上除了青山书院怕是再没有地方能容下</p>
上千的流民。”</p>
宋婉玉怔了一瞬,“你说青山书院?”</p>
吴大夫应了一声,开口解释:“青山书院可以说是镇上最大的一个书院,鼎盛时十里八乡的学子都来求学,粗粗算下来,至少也有上千学子。”</p>
“青山书院容纳上千人的流民不是问题,关键是,流民们都染病,书院的学子们身体康健,且再过俩月就要院试,为了防止流民把病气传染给学子们,就算是县令大人同意,青山院长怕也不会同意。”</p>
青山书院里多得是像谢珉那般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他们</p>
辛苦这些年,为的就是能在这次院试中取得好成绩,光宗耀祖。</p>
如此紧要关头,又怎么能让书院停课,让学子们远离学堂,反而让流民住进去?</p>
这样的提议别说学子们不会同意,她身为学子的家人也不会同意。</p>
胡思乱想间,身着枣红色官服的胡县令在城门口等着,见到来人,胡县令快步向前,愁眉不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