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承彦问起这个,明白心事被看破,诸葛亮出了几分尴尬之色。</p>
说实话,其实一开始他对吕布倒还挺满意的。</p>
勇武自然不必多说,吕布吕奉先之名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p>
更难得的是,这人不光勇武还识些礼数,对天下大势也颇有见解。</p>
至少光凭借他能觉察袁绍未必能胜曹操就非同一般凡夫俗子。</p>
而且自己给他看三分天下图的时候,他似乎也能理解其中奥秘。</p>
加上他对自己好像确实是真心看重,若是自己真投效他倒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p>
先前他两番迟疑其实也只是在想吕布如此识人辨事,为何之前还会一直失败,是否其中还自己没察觉到问题。</p>
可当吕布开始莫名其妙说些怪话之后,他是真的有些怕这人招揽自己入麾下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目的。</p>
如果不是吕布最后积极的要为自己筹备婚事,和那句想沾沾福气娶个娇妻的话,他是断然不会再让这人前来的。</p>
“倒不是不满意,只是突然被他相邀,心中难免有些迟疑!”</p>
诸葛亮向黄承彦斟上一杯茶水,借口说道。</p>
毕竟他也不能直白的告诉自己的岳父,其实他是害怕吕布对自己的某些部位有非分之想。</p>
“良主求贤,此正是孔明才之所现,何须疑惑!全看孔明如何看待这位求贤之人而已。”</p>
听到孔明在忧虑被邀请一事,黄承彦开解道,同时向着孔明询问其如何看待吕布。</p>
“不瞒岳丈,此前与此人相谈,亮也略微能看其一二。”</p>
“可否一谈?”</p>
“世人皆言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依亮观之倒并非如此!”.</p>
黄承彦听到这话不由看向诸葛亮。</p>
“为何?”</p>
“观此人见识、言谈,绝非无谋之辈,亮曾与其谈论袁绍曹操之争,他之见解竟也与岳丈庞德公等人不谋而合!”</p>
“吕布也认为曹操打败袁绍成为当世之最!”</p>
诸葛亮闻言点了点随即说道:</p>
“不但如此,观其言语也有曹操能一统北方之意!”</p>
听到这话,黄承彦不禁也开始疑惑起来。</p>
既然吕布有此眼界为何会落得如此田地,连栖身之所都还要向刘表求助。</p>
“如此说来着吕布倒确实有些见识,但沦落至此难不成真是其反复无常所致!”</p>
“亮曾建议他取荆州益州之地,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可他似乎并未有想夺取荆州的念想,想来反复无常或许也只是时势所迫,为求自保的抉择而已吧!”</p>
见诸葛亮将吕布反复横跳之事看做自保,黄承彦却有些不以为然。</p>
弃丁原投董卓,可当良禽择木,叛董卓可当为国除奸,投袁绍可算时势所迫,弃袁绍也可当其是遭受迫害。</p>
以上种种,或许都能有借口为吕布开脱,可徐州夺刘备之地呢?</p>
而且吕布初来荆州便想招揽诸葛亮,其志必然不小,荆州南有长江天险,北靠中原繁华,说他不想图谋荆州,黄承彦怎么也不能相信。</p>
想起方才吕布对自己也礼遇有加,大有结交之意,黄承彦当即一笑。</p>
“依我看这吕布不是不想图谋刘表之地,只怕想要的不是刘表的那一个虚名州牧,而是这荆州更实际的东西!”</p>
“岳丈是说……”</p>
诸葛亮说着不禁想起荆州各大势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