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几天,用一段树干制作了一个食槽和一个水槽放到被当成羊圈的院子里,这群野山羊一看到鲁斌就躲进木屋里。</p>
鲁斌也无所谓,给水槽填满水,食槽里放一些被踩坏的麦秸就不管它们了,爱吃不吃。</p>
隔日再去羊圈时,发现麦秸已经被吃光了。</p>
“豁,不是挺能挨饿嘛,这才几天,一个个的都变成真香大帝啦?”</p>
……</p>
———————————————</p>
4月29日,晴</p>
经过几天等待,大麦进入蜡熟期。</p>
此时大麦叶茎穗呈焦黄色,茎杆穗已经生长成熟,正是割晒的最佳时期。</p>
(当大麦的籽粒黄绿色,胚乳由凝胶状变为蜡质状,田间旗叶开始变黄,其余叶片干枯,穗下节间变黄,蜡熟期一般3-7天)</p>
用镰刀把地里的大麦收割一空,运到院子里,然后在院子里铺了一块帆布,开始给麦子脱粒,其实就是操起一把麦杆往木桩上抖。</p>
最后得到大约6斤半麦种,简单计算一下亩产有400斤往上了,虽然还没有脱壳,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夸张了,后世大麦的亩产也就五六百斤左右。</p>
果然热带地区种啥活啥…</p>
麦种还需要晾晒一段时间,水分得控制在百分之十四以下,否则容易腐烂导致再次翻种时不能抽芽。</p>
随手拿起一颗大麦查看。</p>
果实呈椭圆形,籽粒被稃壳包裹着,外壳很难剥下来。</p>
印象中小麦形状偏扁平,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壳在脱粒时很容易就掉了。</p>
样子还是很好区分的。</p>
不过这批大麦是不准备脱壳了,全部当作麦种留到下次种植,下一次应该可以搞个半亩左右。</p>
其实我们平时吃的都是小麦,大麦的种植规模要小很多,一个是因为大麦的产量远低于小麦,再一个营养价值和口感上也有差距。</p>
不过大麦气候适应性强于其他谷类作物,虽然大麦含谷蛋白量少,不能做多孔面包。</p>
但可做不发酵食物,比如用大麦粉做麦片粥,还可以酿造啤酒,并且大麦麦秆柔软,可以给牲畜铺草,也大量用作粗饲料。</p>
———————————————</p>
把多余的麦杆切碎全部倒进羊圈食槽,鲁斌决定趁着雨季来临之际再回一趟海边。</p>
把大部分熏肉香肠装车,又带了两罐羊油麦种和鞣制好的羊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