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当幕僚的,当不得主子的主,只能给主子解决烦忧。</p>
此刻,肯定是燕王自己的意愿更为重要。</p>
他提出问题,他们才能给出解题思路。</p>
这就是幕僚门客存在的意义。</p>
晏凤楼的目光也不由凝聚在燕王身上。</p>
这关乎整个燕王府的未来。</p>
燕王闻言,却是抿住了薄唇,一时间还真没说出话来,他微微单手托住额角,眉眼微垂。</p>
“……本王与皇兄感情甚笃……”</p>
众人不解其意,只互相对视,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出口。</p>
就有人蓦地出声道:“是的,小人曾经也听过,陛下与王爷虽非一母同胞,但陛下幼时却与王爷同住一宫,兄弟情深。只是年长后,王爷您处处征战,开疆拓土,少有回京,才兄弟感情……”</p>
“若是王爷一直在安京,想必您与陛下推心置腹,定不会走至今日的情景。”</p>
燕王深以为然。</p>
“奈何造化弄人啊……”</p>
“所以,陛下遭了奸人蒙蔽,都是因着身侧无良臣。此次陛下病重有难,说不得也是这些贼子的谋策……”</p>
“他们甚至还去挑拨您和陛下的干系,竟还对世子下此狠手。”说到这,那人打量着燕王的神色,悄声道:“照小的所言,王爷您就不该再隐忍,而是该去清君侧。”</p>
“清君侧?”燕王闻言,喃喃的重复。</p>
晏凤楼则是眼眸一亮,那双桃花眼就仿佛是叫明媚的阳光给点亮了,陡然间就明艳起来。</p>
他以折扇敲击着掌心,轻轻一笑,又敛了容色,俯身拱手道,“父王,儿子认为陈先生此言有理极了。”</p>
“幼时,皇伯父对我们几个人都极好,与父王的感情也是深厚的。但后面却日渐疏远,可见定是有些宦官小人的离间。”</p>
“再者,此次事情也颇有些怪异。”</p>
“先前阿临的来信都还说,皇伯父对他颇为恼怒,将他和阿煜都给下了大狱,我们还在这想法子呐,猜测皇伯父到底是对父王不满,还是因为镇国公府苏家的事迁怒……”</p>
“但那会子,阿临都不曾言语皇伯父的身体状况,可见还是康健的。但为何如今却是陡然就传来了皇伯父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呢?”</p>
“前后不过半月,甚至我们都连消息都不曾得到?这未免太过奇怪了!”</p>
燕王闻言,蓦地坐直了身体,看向晏凤楼,“你是怀疑你皇伯父是受人所害?”</p>
晏凤楼摇了摇头,“儿子不敢。只是心有疑虑罢了!”</p>
燕王眯了眯眼,双手交叉,下巴轻轻抵住,“……皇兄虽然宠幸宦官,但那些宦官是无根之人,毫无依靠,恩宠寄托于皇室,应当不会轻易叛离,靠向他人。”</p>
晏凤楼低低道:“但皇伯父好道术,推崇修仙之术,这些年又清心寡欲,后宫更是无所出。主无子,难免臣疑……”</p>
燕王一顿。</p>
这些话也不无道理。</p>
“再者,皇伯父无子嗣,宗室一直提议让其过继,好提前培养,但皇伯父一直无有所动。但皇伯父不急,这事儿也总归是得有人着急的……”晏凤楼说得简单,但这后头的意义却也很庞大。</p>
晏家皇室这些年的皇帝少有命长的,最长的还是元帝后的子嗣继位后活了五十五。</p>
后面的有三十而立身亡的,也有四十不惑毙命的,活到知天命的几乎没有。</p>
当今陛下已过不惑,四十有五,他这些年沉迷修道,何曾没有追求长生的意愿。</p>
人总归是怕死的,特别是有先人在前头做了榜,他为了延长大限,就吃了不少丹药。</p>
为此,燕王曾经还上过折子让其莫要沉迷此道,应当把注意力都放到朝政上,还为此得了陛下送来兜头大骂的信。</p>
后头还克扣了边境粮草,让燕王吃了好几场败仗。</p>
兄弟两人的关系因此更恶了。</p>
现在听晏凤楼提起这些,燕王的脸色微微一变,也是想起了这些,心中甚是不是滋味。</p>
其实众人也明白燕王的心理,无怪乎是想要个名正言顺的旗号,不然他们贸然做这些,入了京城难免就成反贼。</p>
到时候就得受天下人唾骂了。</p>
更何况,先前陛下对燕王本身就不好,总认为其野心勃勃。</p>
所以,他们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拿出更好的言辞来说服燕王。</p>
众人面面相觑,就觉得晏凤楼想的这些理由颇为站得住脚,他们就更擅长做这方面的润色。</p>
于是,就有人率先上前拱手作揖,斟酌着言辞道,“大公子所言极是。”</p>
“若是安京送来的消息没有错,那如今内廷封锁消息,延迟国丧,与当年秦王其子让父宿于鲍鱼堆,掩其尸臭又有何分别呢?”</p>
“这分明是居心叵测,想延缓陛下的死期,来达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简直是大逆不道,逆反天罡!”</p>
“王爷,咱们不能让陛下不能安宁啊!我们得清君侧,为陛下讨公道,让其安息啊!”</p>
“是啊是啊,王爷,咱们这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为了天下啊!”</p>
“王爷,咱们手中有军队,若是那些逆臣但凡有反抗,我们还能直接捉拿在手,在去告慰陛下的在天之灵啊!”</p>
众人说着说着,那话是越来越狂野了起来。</p>
就差让燕王不要顾及,直接带领军队碾压入京,登基为帝了。</p>
他们这些能被留下来当心腹的,几乎都是忠于燕王的,而不是忠诚于陛下皇室的。</p>
他们为燕王愤愤不平多年,此时得了这样的机会,众人就怕错失良机了,个顶个的去劝告。</p>
若是能成,今后那就是从龙之功了。</p>
今后那就是全然不同的境地了,他们全家都得翻身了。</p>
虽然有为燕王打算,但人总归是自私的,这样好的机会摆在跟前,谁能不心动呢?</p>
对比起来,燕王就显得谨慎和冷静很多。</p>
他当然明白他们的劝告有道理。</p>
甚至,若是他放弃了这次机会,换了个其他兄弟上位,到时候君弱臣强,难道会比现在这位皇兄还能更容忍他么?</p>
新帝登基,少不得要清扫一番势力。</p>
但燕王心中也还有其他疑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