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这一天终于来了(二更)
“十三郎!十三郎!”
海玥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严世蕃的大脸怼在面前,无奈地道:“东楼,你不能让我睡一个好觉么?”
严世蕃挺无奈:“哥哥诶,看看外面的阳光,你这觉睡得太久了吧?”
“没办法,前两天挺累的!”
海玥起身伸了个懒腰。
相比起前面几场案件,公主府一案其实节奏是最快的,前后不过两天时间,即便是黎玉英,在公主府都没待满三天。
可就是这短短的三日,当真是风起云涌,最后由于两宫太后的驾临,不能正常收尾,不得不冒险行事,所幸大功告成。
当然,海玥知道这起案件的主要流程看似结束,但前后还有许多细节。
比如那张檀木床榻到底是谁买入的?
比如云隐社又凭什么一定能被公主府看重,实施这起酝酿许久的大案?
比如红娘子最后的供述,真的是她们杀错人了么?
太多值得详查的地方了!
而且无论怎么查,本就暗流涌动的朝堂,恐怕会变得更加的风起云涌。
严世蕃此来显然也是因为这件事,公主府的事情闹得那么大,蒋太后哪怕下令封住消息,张太后那边屁滚尿流地逃回宫中后,也把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短短一天,前朝后宫,就都知道了这桩惊天大案。
当然也包括严嵩父子。
而相比起其他人暂时只关注永淳公主和两宫太后的遭遇,严世蕃更是清楚,自己的同窗全程参与了公主府的大案,最终参与了救驾,简直羡慕到无以复加。
他若是也能救一回蒋太后,还要巴结什么大礼议新贵?
他们父子就是新贵!
天子的心头好!
再看眼前这位,莫名有种生在福中不知福之感,酸溜溜地道:“十三郎,你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怎么样的大事么?”
海玥道:“东楼是想提醒我,有一个胆敢刺杀太后的贼子逃了,现在不知在哪里磨刀霍霍,想着如何杀我报仇雪恨?”
严世蕃脸色变了,原本是患兄弟贫贱,又惧兄弟显贵,现在这么一听,顿时担心起来:“那你可得小心些啊!这群贼人穷凶极恶,当真是疯了!”
海玥笑道:“既然做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养精蓄锐,防备便是。”
“那你接着睡吧!”
“回来回来!”
严世蕃准备开溜了,被海玥一把拽住:“走吧!上课去!”
两人来到课堂。
最好的学生海瑞和林大钦,是雷打不动地占住最佳的听讲位置,海玥和严世蕃照例是后排。
但这回入座后,发现大伙儿都在议论纷纷,连前面的助教都有些心不在焉。
“你们听说了么?那贼子交代,是因为张家兄弟无恶不作,痛恨太后,才会行刺!”
“你信么?”
“我是不信……分明是苦肉计……两宫太后并列,张家怕是难受得久了,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过我才知道,那张家兄弟恶贯满盈,比起武定侯都要可恨呐!”
“那又如何?有两朝先帝纵容,在宫中都敢佩戴皇冠,凌辱宫女,哼!我大明国体何在!”
“可惜了忠宦何文鼎,张贼累累血债,至今未能偿还!”
孝宗在位时,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张家兄弟作为当朝天子的小舅子,那当真是横行无忌,在宫中醉酒,趁着酒兴,居然拿起了孝宗的皇冠佩戴在头上,嬉笑玩闹,宦官何文鼎见状上前阻止,事情揭发后,被张皇后告到孝宗面前,孝宗不仅不惩罚张家兄弟,还把何文鼎下狱拷打,问他背后有谁在指使。
何文鼎对主审者交代,有两个人主使,可惜你们拿不到他们,主审者问是什么人,何文鼎说是孔子和孟子。
此言一出,朝野沸腾,大臣闻言,纷纷上疏替何文鼎说情。
前朝官员为后朝宦官求情,这种可不多见,但张皇后依旧不肯放过这个胆敢揭露自家丑事的宦官,下令把他杖死,何文鼎至死仍然骂不绝口。
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了,仇怨早就积蓄,只是逐渐被忘却,毕竟张氏无论是当皇后,还是当太后,都是真的不好惹。
可恰恰是在今时今日,一场太后遇刺案,将这些陈年往事重新翻了出来。
年老之人回忆起当年的不公,感慨连连,年轻之辈骤然听到这等耸人听闻的事件,更感到不可思议,结合之前的武定侯郭勋,原来还有比这家伙更嚣张的外戚啊!
勋贵再怎么说,祖上还跟过太祖打江山,外戚算个什么东西?
严世蕃仔细听着众人议论纷纷,末了探过头来,低声道:“张家兄弟这次是完了,原本还能当个富家翁,现在朝野群情激奋,陛下是绝不会再有半分宽宥了!”海玥淡淡地道:“这一天早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