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方哥又在哄老头,小回馈大收获(月票加更)
早上在协和查完房,方言就去学校了。
今天上午又是西苑医院的见习工作,方言也没去教学楼,就在学校门口就已经看到班主任刘渡舟在等着了。
上去打了个招呼,然后班上今天去见习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和方言还有班主任打过招呼后,大家就开始登记名字,然后上车准备去西苑医院。
结果今天来了两辆车,一看还有大四中药系的学长以及他们的班主任金世元。
周围的同学们都开始议论起来:
“中药系的人也要实习啊?”
“你这话说的,中药系人家大四读完就毕业了,这是不实习那什么时候实习?”
“他们是去西苑医院吗?”
“是药厂吧。”
这时候一旁的宋建中对着方言问道:
“方哥,我记得昨天不是有个斯里兰卡的订单嘛……”
这话刚说完就被萧承志纠正:
“南斯拉夫!什么斯里兰卡。”
宋建中反应过来,改口道:
“哦,对对,南斯拉夫……这些人会不会是学校调去药厂帮忙的?”
方言摇摇头说道:
“我们的事儿要晚上谈好了才开始制作,他们应该就是单纯的找地方实习而已。”
“要是生产线上全都是大学生,这也太奢侈了。”
宋建中点点头:
“也对哈……”
不过这事儿倒是提醒了方言,生产线上多一些大学生,是不是也能够体现对这条生产线的重视呢?
至少他们参观的时候,给他们说生产线是由多少大学生在管理,这应该对他们来说就更加有说服力了吧。
现在这年头的大学生那还真是镶金边的香饽饽。
虽然大四的医药系学生是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都是社会精英的代名词。
接着车开到了西苑医院,另外一辆车在半路就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
到了医院里,大家还是和上次一样,都想跟着方言一起学习。
不过班主任刘渡舟认为,二十多个人堵在一个诊室里面确实不太好,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一个医生那边留点人就行了。
接着就分成四个小组,方言组,李正吉组,萧承志组,成宝贵组。
也不让大家随机选组长了,这要是选他们大部分人肯定都选方言,最后还是刘渡舟教授给大家分派的组。
跟着方言的人有宋建中,杨景翔,杜衡,严一帆。
然后他们被分配到了,中医妇科。
没错,他们几个大男人被分到了妇科。
而且带他们的人也是个大男人。
六个大男人在中医妇科诊室里,等着妇科患者上门……
这次他们跟着的老师叫钱伯煊。
西苑医院妇科创建者之一,在中医妇科领域有很高的声誉。
在2001年的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当代妇科八大家》里,选取了八位中医妇科的名医,这些名医均是解放前后八十余年活跃于中医界的一代名流,他们都曾被授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博士生导师等称号,承担过中医妇科的重要科研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果,有个人专著论文问世,能够集中医科研、教学、医疗于一体,在妇科领域内代表了当时中医妇科所达到的学术水平。
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这位钱伯煊钱老。
剩下的还有王渭川、朱小南、韩百灵、哈荔田、罗元恺、刘奉五、何子淮。
所以方言他们跟着这位钱伯煊钱老,那也是相当厉害的存在。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某种方言不知道的光环在加持,钱伯煊钱老,他又是一位江苏系的医生,1896年出生在江苏苏州一个中医世家。
16岁时,他师从清末御医曹沧洲之子曹融甫,系统学习中医内科知识。
20岁开始随父行医,22岁在苏州独立悬壶济世,因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而后好几年时间,在当地逐渐声名远扬。
1955年,他奉调至BJ中医研究院,担任西苑医院妇科主任。
然后就一直当到现在。
他治疗方式和同位江苏老乡朱良春对比,是两个极端。
钱伯煊妇科用药选药平和,注重药物的配伍和相互作用,他对过偏、耗散之品严格掌握用量,以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在临床配方中,他精当严谨,善于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取利祛弊。
方言之前用的那些妇科药,风格完全和钱老不一样,大部分受到朱老用药风格的影响,用就要立竿见影。
说起来钱老的用药风格,方言感觉更像是自己在儿科方面的用药风格。
会巧妙地运用一些药物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不会过于峻猛而影响患者的整体体质。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这个诊室男人太多了,一上午时间就来了一个病人。
其他人看到诊室里面六个男人,直接扭头就去其他诊室看病了。
无聊中方言就和钱老聊起了妇科方面的问题。
因为前世就看过钱伯煊的《脉诊浅说》,《女科证治》,《女科方萃》所以方言对他的各种理论知道的还是挺多的。
所以方言基本上能够摸清楚老头喜欢听什么。
聊天也是顺着路子聊。
钱老爷子感觉和方言聊起,就两个字“对味”。
这年轻人好多理论,都和自己不谋而合。
对妇科病重视调补肝、脾、肾,认为血为女子之本,女子阴血易于耗损,气分则相对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