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复山河 > 第347章 关中危机

第347章 关中危机

第347章 关中危机

答应了接管指挥权,李牧再次忙碌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不光两广的部队恢复了编制,其馀各省也在积极恢复武备。

湖广组建了五镇募兵,江西和浙江各自组建了两镇募兵,福建的官军也进行了改组,整编出了三镇募兵。

除了这些部队外,三位总督都组建了各自的督标,人数大约在三到五千。

新编的这些部队,除了划到浙江的景逸风所部外,其馀各军骨干都是从李牧麾下抽调的。

在任用「自己人」上,三位勋贵系大佬的立场,都出奇一致。

一众勋贵子弟纷纷身居高位,走上了历史舞台。

大量的将领被抽调离开,虽然影响了两广六镇的战斗力,也让这些部队变得纯粹起来。

这次围剿傅逆,多省官军一起联合行动。

光动用的募兵,都超过了二十万。

加上配合作战的卫所部队丶残存下来的民团武装,总兵力足有三十多万。

需要动员的民夫,更是高达八十万。

脸皮厚一点,完全可以对外宣称百万大军。

历史书上记录的百万大军,大多数时候都加上了民夫人数。

如此多的部队,若非各军主将多是他的旧部,李牧一样抓瞎。

军令如山不假,到了具体落实上,还是要看实际情况。

随着朝廷的衰落,各地官军在执行上级命令时,经常出现阳奉阴违。

为了保障命令顺畅,大家都喜欢提拔亲信。

亲信的能力或许不是最强,但架不住这些人听话,能够按照主帅意志执行。

换成其他人,能力或许是上去了,能不能指挥顺手,那就得考验运气。

没有完善的权力体系约束,要确保将领们严格执行命令,任用亲信成了最好选择。

「侯爷,这是各省军队的基本讯息,包括将领名单身份背景丶大军驻扎丶兵力配备丶物资储存。」

兰林杰一脸疲惫的说道。

李牧这个当老大的忙了起来,他这个师爷的工作量,也变得更大啦。

为了适应需要,幕僚团队先后进行了两次扩编。

除了兰林杰之外,幕僚队伍中陆续进了几名举人丶秀才,共同配合李牧处理政务。

「放在那里好了,我后面慢慢看。

当务之急是赶紧催促一下各地,加快速度筹集粮草。

秋收已经进入到了末期,叛军随时可能发起战争,我们必须加快备战步伐。」

李牧神色凝重的说道。

勋贵总督的优势是军事,那麽短板就是政务。

大家都没有在管理地方的经验,一下子身居高位,境内治理还是落在了文官身上。

偏偏大虞朝的文官,堕落的不像话,一个个都钻进了钱眼里。

什麽大局不大局的,这些家伙都无所谓。

……

太和殿。

「为什麽关中会在此时爆发叛乱?」

永宁帝厉声质问道。

一般的农民起义,大都发生在青黄不接的时候。

秋收这种时间点,正是大家一年中手头最宽裕的时候,完全没必要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

「陛下,臣弹劾陕西巡抚贪婪无度,肆意加征……」

督察御史的弹劾,变相的给出了答案。

地方衙门在正税基础上加征,这是大虞朝的常态。

引发农民起义,这顶多算一根导火索,真正原因还是天灾。

乾旱少雨,导致粮食严重减产。

本来百姓的日子就苦,偏偏地方官没有看到,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加征。

不堪重负的百姓,壮着胆子和徵税的差役理论,惨遭殴打。

在白莲教的鼓动下,关中多地爆发农民起义。

前面遁入山中的义军,也趁机杀了出来,掀起了反虞暴动。

点燃火星的关中大地,很快成了义军的温床,滋生出了大大小小的义军,将八百里秦川搅得天翻地覆。

见局势失控,盖子捂不下去了,陕西巡抚衙门才向朝廷进行报告。

「混帐!」

「简直是无法无天!

一个个肆意妄为,目无君父,活该……」

永宁帝当即怒骂道。

骂的是陕西巡抚,还是起义的关中百姓,又或者是两者皆有之丶

这不是群臣所知道的,大家只知道皇帝很生气,后果非常严重。

为了降低存在感,一众大臣纷纷低下头颅,避免目光和永宁帝对上。

「诸位爱卿,陕西爆发叛军,大家可有平叛方案?」

发泄一阵之后,永宁帝强忍着怒气询问道。

关中大乱爆发,让刚刚安稳下来的大虞朝,再次陷入了危险境地。

本次大乱爆发,最直接后果就是蜀地局势,再也无力回天。

朝廷没有能力多线开战,镇压这次关中叛乱,只能速战速决。

战事一旦拖延下来,不光蜀地局势受到影响,江南战场也会发生变化。

「陛下,当务之急是赶紧封锁消息,切勿让事情传到南方。

江南会战即将开启,此时收到陕西沦陷的消息,很容易动摇军心。

镇远侯和汉水侯皆出自陕西,一旦知道老家出事,必然影响他们的指挥。

现在的局势非常危险,朝廷必须尽快收复江南!」

庞承杰一脸焦虑的说道。

又一个省的赋税没了,对财政严重赤字的大虞来说,这是非常致命的。

镇压关中叛乱容易,想要稳定关中局势,就没那麽简单啦。

无论谁主持关中事务,都要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缺粮。

旱灾影响的不光陕西,北方其他省份,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粮食减产。

北方指望不上,南方更不用说。

主要产粮地是收了回来,可接下来马上要发起大战,正是最需要钱粮的时候。

此时从南方调粮,势必影响收复江南的战斗。

相较于陕西,江南对大虞的战略意义,明显要高得多。

「庞大人,现在封锁消息,恐怕是一厢情愿。

同陕西接壤的省份众多,关中发生叛乱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天下。

与其掩耳盗铃,不如坦率的承认。

遮遮掩掩,未来消息泄露后,局面还会更加糟糕。」

沈启元当即反驳道。

身份决定立场。

作为关中人,他无法容忍朝廷放弃陕西。

不过户部尚书给出的理由太过充分,完全是从大局出发,他没法直接反驳。

只能寄希望于从关中走出来的两位勋贵系大佬顶住压力,从湖广分兵增援关中。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麽容易。

如果朝廷封锁消息,哪怕知道知道关中发生变故,李家叔侄大概率也会装聋作哑。

一方面是为了大局,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现实。

秋收刚结束,农民起义就迅速席卷陕西多个州府,足以证明下面的灾情,比地方官上报的更加严重。

朝廷拿不出足够的粮食赈灾,李家叔侄同样变不出来粮食来。

真要是手中有足够的粮食,针对傅逆的平叛战争,也不会拖到秋后才开启。

仅仅老家在关中,还不足以让人家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跑去跳陕西的火坑。

「沈大人,江南会战不容有失。

现在朝中的一切,都必须为收复江南让道。

陕西局势恶化,也不至于一天都坚持不住。

让他们坚守几个月,等到平定傅逆之后,再出兵关中不迟。

推荐阅读: 全球追捕:让你逃亡,你咋还破案 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战锤:安格隆培育手册 魂殿第一玩家 巫师:我能提炼万物 谁带这家伙进修士圈的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幕后黑手:我的词条邪到发癫 华娱:从找前女友们化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