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曹新民觉得前面有多期待,现在就有多失望。
因为他们连一个集体模范都没有获得,只是一句口头表彰。
这跟他心里差距太大了。特别是还有最后提到的,回去还要组织‘争学蓝水场,赶超苏文宸’的运动。
这简直就是在他心口上撒盐啊!
不过也不光是他,就连苏文宸自己却有些绷不住。
他居然也成为要学习的模范对象了。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总感觉怪怪的,他倒不是讨厌,真心来说,他内心深处,觉得还是有点小喜悦的。
不过他也知道,他道路别人是学不会的,因为你没挂怎么学?
他前面是怎么也想不到省里最后还来这一手。
但是在一片片热烈的掌声中,苏文宸还是跟其他人一起走上主席台。
看着省里的高官亲自给自己带上模范奖章,还有胸前的红绸。
台下的掌声热情而激烈。
苏文宸一瞬间,感觉一股难言的压力扑面而来。
这时候,他终于体会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他获得了荣誉和模范这个护身符,当然同时他也得做跟这个护身符相匹配的事情。
不过对苏文宸来说,还是好事大于坏事。
毕竟在这个时候荣誉模范,在自己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宵小敢靠前的。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省级的,甚至今年苏文宸觉得如果他们还是省里的农场。
那么省劳模绝对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过苏文宸觉得也未必,以为如果还在省里,那么人事任命权自然省里也有很大话语权。
这时候省里是不是还会下这么大功夫拉拢,他还真没把握了。
现在下本钱,是因为现在蓝水农场的主要人事任命权,已经归属农林部了。
这管不到不就得拉拢嘛!
很快,随着礼堂这边表彰完成之后,一群人离开礼堂,前往省招待所的餐厅用餐。
“小苏,你跟你们场过来的同志们坐这边!”
苏文宸等人刚走进来准备在后面入座,就被李副主任喊道。
听到这话,苏文宸摆了摆手。
“领导,我们怎么能坐最前面呢!”
听到这话,前面亲自给苏文宸佩戴模范奖章的省革委王主任,也直接挥了挥手。
“这有什么,你们才是这次的大功臣,没有你们压根就没有这顿饭!”
“别推辞了,快过来吧!”
苏文宸见状也只能带着几人走过去落座。
基本能在这一张桌子上的,都是目前省里最顶尖的一群人了。
随着一道道菜开始上来。
场面倒也没有太压抑,不过除了苏文宸,邓红霞韩阳等人有些拘谨之外,倒也没有什么。
王主任率先拿着筷子。
“来来来,大家都自己随意吧!”说完先夹了一筷子。
在众人都开始动筷之后,苏文宸也夹了一下,觉得省招待做的菜味道真不错。
就是普通的炒鸡,做的也是鲜香入味。
“小苏,你说省里其他地方能不能饲养你们场的月华兔?”
随着酒过三巡,王主任突然问道。
这话一出,全场霎时鸦雀无声,原本桌上其他人还在聊天的,也瞬间噤声,全都看向苏文宸。
苏文宸听到这话,放下手里的筷子,想了想说道。
“主任,您指的是顶级的月华兔,还是普通的月华兔。”
对方摆了摆手。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在广市制定的这个产量是有根据的。”
“我去上面开会的时候,上面也讨论过这事,现在苏方西伯利亚紫貂,基本也是每年限制在两万到三万的顶级皮革出口量,由于紫貂体型要小一些。”
“所以我们每年限制在两万产量,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种顶级毛皮都是由院里计划出口,我们省里没有那个想法,我指的就是普通的月华兔毛皮。”
“我看过你们当初的样品,普通的月华兔毛皮虽然不如顶级的那么亮眼。”
“但依旧是优质的毛皮,在保暖方面并不逊色顶级的月华兔,鞣制好之后虽然美观度不行,但是我认为依旧有很大潜力!”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曾经省报上采纳的一片稿子。”
“就是你们北湾公社投稿的,我的印象很深刻,好像标题叫《自力更生谱新篇:北湾公社皮兔产业化,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树立新标杆!》”
“里面详细介绍了,你们北湾公社要依托皮兔产业,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从皮兔养殖,到兔皮的鞣制到缝纫成皮草,最后到兔肉的加工。”
“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
听到王主任的话,苏文宸眨了眨眼。
这话怎么这么熟悉呢!
这不是自己一开始给姜梨规划的方案吗?
只是后来一步步,皮兔潜力被挖的越来越大,他也直接忙的都没顾上公社这边。
所以让他评价自己的方案?这让他怎么说?
说好吧!有自卖自夸的嫌疑。
但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不好,不好的话岂不是自己否定自己!
迟疑了一下。
“主任,我觉得这个方案在北湾公社肯定是行的。”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王主任立刻认真的问道。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放心,在饭桌上,咱们就当闲聊天!”
苏文宸沉思了片刻,才缓缓说道。
“主任,是这样的。”
“这份方案,其实当初就是我跟公社的姜梨同志,一起讨论的方案。”
“当初我们也是按照我们公社的客观情况,和当时我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当时我们场正主要发展养鸡场,但是我们就发现,养鸡场这边后续限制很大。”
“因为在没有足够粮食供应的情况下,养鸡的发展几乎是注定了的。”
“在加上当时我们又合并了一个几乎亏空的厉害的石泉鸡场,一下子接近上千名职工也让我们场当时压力很大。”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边上的李明远顿时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当时就是他把这个包袱甩给蓝水场的。
当时他也觉得的当初这事对蓝水场好像不太公平,这也是他会直接同意蓝水场那边后面一年的利润全部都自己留着的原因。
只不过想到这,李明远总觉得当时好像有什么事情没干完,就直接调到省里来了。
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
而苏文宸则继续说道。
“当时为了增加收入,我们就决定开辟副产业,也就是现在的月华兔的前身獭兔养殖项目。”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引进这种外国品种的獭兔,然后以我们场为中心开始养殖。”
“公社这边出人出力建设皮革鞣制产业和兔肉加工产业。”
“等看到我们场赚钱之后,也可以推广到下面的社员们家里,每户搭建一个窝,养上五六只,基本不需要社员们费多少力,大多数都是让家里的娃娃割猪草的时候,顺便多割一点兔草就可以了。”
“这样一年下来,最少能出栏两次,卖给公社的制革厂和兔肉加工厂,可以让这些家庭一年下来多四五十块的存款。”
“这样不光是娃娃门的读书钱有了,还能扯几块布给家里人做件新衣裳,甚至还有余钱的还能割上几斤肉,过一个肥年。”
“主任,这也是我说为啥在北湾公社肯定行,其他地方未必的原因。”
“正是因为北湾公社这边已经做出来了,社员们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养个四五只。”
“甚至有的家庭为了养几只,直接刚成年就直接分家了,就是为了卡着门槛多养五只兔子。”
听到这话,王主任认真的点点头。
直接朝着姜梨说道。
“没想到你们北湾公社居然真的做起来了,不过我觉得一个家庭养五只太少了,,人家母兔下了一窝幼兔怎么还能给人分开呢!”
“我觉得,最起码一家要养十只!”
“咱们的底线虽然不能变,但是也不能因为举步不前,一大家子的社员养人家一大家子的兔子,这很合理嘛!”
听到这话,姜梨也立刻保证道。
“主任说的是,我们太僵化了,我们公社回去就研究调整各种家禽的养殖数量。”
听到姜梨这话,这张桌子的其他人也附和道。
“我觉得主任说的有道理,兔子一胎生的多,确实不能跟鸡鸭一样,每个家庭确实是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养殖数量。”
“我赞成,确实应该通知下去,各种家畜大小都不一样,不能执行一刀切的死规定。”
看到这张桌子上,大部分人都赞成的样子,苏文宸也没想到,居然会因此让王主任开口,直接让各个社员们养殖数量增加了一倍。
显然这时候关于家禽养殖规定,各个地方都不一样。
几乎是一个地方一个政策。
现在既然王主任开口,最起码以后他们公社的社员们,日子要好过很多。
至于其他地方,说到底还是要看底下具体领导执行的怎么样。
毕竟上面松了口,你下面不执行一样毛用都没有。
随着气氛松下来之后,有人也好奇的看着苏文宸问道。
“苏同志,那你们当初不是引进的普通獭兔的吗?后面怎么会想起培育月华兔了?”
听到这个问题,其他人顿时耳朵都竖了起来。
显然都很好好奇这个月华兔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苏文宸想了想,直接说道。
“其实这也多亏了,姜梨同志京市外贸局的一个朋友,当时她帮我们找了很多国际上各种皮革资料和价格。”
“也是那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不同皮革的价格差距之大,可以说非常离谱。”
“当时我们饲养的是普通的青紫蓝颜色的獭兔。”
“普通的十几美金,可是一旦出现变异的纯蓝色,价值会翻好几倍。”
“一开始其实我们是冲着培育,这种纯蓝獭兔去的。”
“后来收集咱们各种本土品种的獭兔,还有外国引进的品种,进行了多轮杂交选育,还有一定巧合的作用下,才意外诞生了这种我们命名为月华兔的獭兔新品种。”
随着苏文宸说完。
“啪!啪!啪!”
王主任率先鼓了鼓掌说道。
“别说什么巧合,运气,如果你们不是一开始一次次的多轮杂交选育,就是有运气也轮不到你们头上。”
“咱们国家多少獭兔的育种场,怎么就你们场培育出了月华兔。”
“这说明你们场在培育方面,下的苦功夫肯定是比其他农场要多,不然这运气也落不到你们头上。”
面对王主任的称赞,苏文宸也只能谦虚的笑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