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 第341章不如我自己伟大(求月票)

第341章不如我自己伟大(求月票)

二来是估值,雷钧想要估值2亿美元。

但是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这个价格不是高,是很离谱。

现在戚昊才发现雷总是真良心。

还有第三点,就是小米希望引入更多的资本,以方便后续融资。

而东昊创投这边虽然没打算吃独食,却也不愿意份额被摊薄太多。

才第一轮就没多少份额,那经过几轮稀释下来最后也很难剩下多少。

这一切,都在戚昊得知小米的融资历程之后打消了疑虑。

如果能够市值万亿,那就算有百分之一,也是一百亿的财富啊。

更何况,A轮就入场的资本,只要不抛售,怎么也不会被稀释到1%的地步。

除了融资历程,戚昊发现统子哥还给了别的不少东西。

这特么哪是小米的商业信息,妥妥的就是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脉络啊。

屏幕、芯片、系统、5G……

商业模式、营销策略、科研实力、战略目标、米家生态……

其中也有小米的缺陷,比如轻研发,重营销,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容易被人“卡脖子”,甚至有时候零部件质量得不到保障,只能选择低端路线维持生存。

还有小米的竞争对手。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oppo、vivo……

系统甚至还用华为和小米做了一个对比研究。

让戚昊在了解小米的同时,对华为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华为靠技术说话,小米靠市场取胜。

坦白的来说,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戚昊肯定更喜欢小米。

毕竟小米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而且,雷布斯也确实方便了大家的生活,给大家提供了很多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产品。

但是从一个华夏人的角度,他更欣赏华为对待技术的态度。

可惜,华为不对外融资。

据说,摩根斯坦利的投行团队造访过华为,结果任正非避而不见。

这让大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琦很不满,跟华为负责接待的费敏说,你们拒绝了一个3万亿美元的团队。

华为确实不需要接触摩根斯坦利,在他们眼中摩根斯坦利和史丹利化肥没什么区别。

因为他们是内部融资。

当然,虽然更欣赏华为,但是戚昊还是会继续

投资小米的。

这个回报率实在是太惊人了。

如果一轮投进去1000万美元,到了2014年的三轮就会变成18亿美元。

18亿!美元!

180倍的投资回报率。

五年不到的时间赚18亿美元,还有比这个更好做的买卖吗?

不过,戚昊又开始思索另外一个问题。

系统给他的小米商业信息,让他直接看透了手机行业未来二十年的发展,那他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手机品牌呢。

是不懂营销吗?

雷总已经给他打好样了。

照着做就行,友商都是煞笔,根本不堪一击。

Are you OK?

是不懂技术吗?

技术研发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是钱!

按照系统给的信息,华为投入10%的营收到技术研发上,取得了很多巨大的成果,这才让其成为米果的眼中钉。

而技术研发之所以这么费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需要去探索。

大部分情况下,研发探索的前路是一片迷雾。

你找一个方向前行,花了很多钱,发现这是个

死胡同。

然后你又重新找一个方向,继续砸钱。

戚昊看了小米的商业信息,虽然不能做到各种技术参数都准确获知,但是这个行业的很多发展方向他比当下任何人都清楚。

这样研发起来就能省非常多的钱。

同样的起点,华为研发一个东西可能要花费两个亿,而戚昊由于高瞻远瞩,可能只需要花五千万。

这个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连戚昊这样的外行都能看明白。

不管是华为伟大,还是小米伟大,都特么的不如我自己伟大。

最主要的是戚昊根本不缺钱,等到他缺钱的时候,就把小米那边给卖了。

训练NPC三选一,戚昊毫不意外选徐恪。

徐恪现在确实不太行了,可是他曾经辉煌过啊,而且个人特色鲜明,属于华语电影导演里头特别有竞争力的。

新任务要求他拍一部喜剧。

这个太简单了。

明年正好要拍《人在囧途2》,这一部妥妥的就是喜剧啊。

新任务奖励的还是商业信息。

一个叫做大疆的公司。

戚昊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玩意是做什么都不知道。

以前觉得统子哥是傻逼,戚昊现在明白了自己才是。

他再也不会瞧不起统子哥了。

推荐阅读: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诸神愚戏 我以力服仙 青仙问道 序列:吃神者 巫风 大清要完 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红楼之扶摇河山 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