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昊曾经非常希望能够拿这个奖。
但是最终没有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概率。
然后是终身成就奖。
马可·穆勒这个电影节竹席邀请评审团竹席昆汀一起颁奖。
善于搞怪的昆汀一走上舞台,就高喊:
“我的至爱吴雨申!”
他是港片爱好者,阅片无数,多次公开表达对吴雨申的敬意。
随后吴雨申在徐恪的陪伴下走上台。
徐恪现场改编了他俩合作的最经典作品《英雄本色》的台词,来向吴雨申致敬,
“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想告诉人家,我只想得到我应该得到的东西。”
随着吴雨申上台,现场响起了长达数分钟的掌声,观众起立向这位电影大师致敬。
在使用英文致辞之后,吴雨申还用普通话和粤语分别向内地、香江、湾湾的好友、观众们致谢,“我不会忘记在我奋斗中、压力下,为我带来支持的每一个人。”
最佳摄影奖给了俄罗斯《沉默的灵魂》。
最佳编剧奖给了《伤心小号曲》。
这些都还算正常,都可以说的算实至名归。
然而,当一贯被视为有“平衡”作用的特殊金狮奖,由昆汀颁给了蒙特·赫尔曼,现场给台上的回应就有些寂寥了。
明摆的事儿,昆汀的首部剧情长片《落水狗》就是赫尔曼制片,他算是带领昆汀正式踏入电影大门的引路人。
今天功成名就的昆汀,对于引上电影之路的恩师给出的这个临时金狮,于情可说,于参赛影片的结果却实在容易引发质疑。
毕竟,赫尔曼的这部《无果之路》真心算不上什么好电影。
电影结构有些松散、过于写实而不够生动。
剧情也谈不上出彩,很多细节的铺垫到最后都像电影的片名一样不知道去了哪里,换来的是一个有些唐突、生硬、但并不令人意外的结局
两条主线穿插有些琐碎而凌乱,在后半段逐渐将这些碎片交织在一起的手法也谈不上高明。
随着影后被《爱登堡》的亚里安妮·拉贝德摘走,也终于到了戚昊最关心的影帝颁奖。
顺便说一句,戚昊觉得法国女演员娅伊玛·托莱斯更应该拿这个影后,她在《黑色的维纳斯》中的表演出神入化。
真正拿了影后的亚里安妮·拉贝德出生于1984年,比戚昊还要小三岁。
大概是因为有些紧张,戚昊胡思乱想了不少事情。
后边还有几个大奖,比如最佳导演、银狮奖、金狮奖,但是戚昊对这些都不关心,他只关心影帝是不是会落到他头上。
公关过了并不代表一定能够拿奖,又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
评审团的人也不可能给什么准信。
大家都在公关。
“接下来是男演员最激动的时刻……”
一通废话之后,负责颁奖的大卫·斯特雷泽恩终于进入了正题。
他是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帝,拿奖作品是乔治·克鲁尼执导的《晚安,好运》。
“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第67届对吧?哈哈,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幸运儿……哦,一个华夏人,让我们恭喜《hello!树先生》的演员戚昊先生。”
比影后颁奖要热烈很多的掌声响了起来。
戚昊不是没有对手。
《必要的杀戮》中的文森特·加洛就广受好评。
他在电影中没有一句对白,在沉默中独撑大局,充满力量。
堪称是戚昊的劲敌。
不过,戚昊的表现同样很出色。
在不少媒体在报道中,戚昊和文森特·加洛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影帝人选。
戚昊舒了口气。
统子哥,你让我做的任务稳了!
抛开任务不谈,在这样的场合拿到这样的奖项,戚昊本身也非常开心。
数百个日日夜夜的训练,在这一刻有了实际的意义。
戚昊光明正大的亲吻了一下安风,然后大大方方的走上台去。
“谢谢大家……”
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戚昊用的是中文。
这种正式场合,该用中文还是用中文,走出去代表的就是华夏人的脸面。
反正现场有同声翻译。
“感谢韩杰导演,感谢剧组所有的人员……感谢我的未婚妻安风,感谢她一路走来的陪伴……同时也感谢我自己,这些年我经历了很多事情,数度想要放弃对表演的追求,幸好我没有放弃,我热爱电影,热爱表演,希望未来的我还能够有突破自身的一天!”
非常少见,这厮居然在颁奖礼上感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