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人难免想起当年的**,判案法官那一句“按常理不该扶”让多少人从此寒了心,也许那位法官的本意是为了维护老人利益,可结果呢?现在敢扶老人都要上新闻,要反复提倡,换以前有必要吗?
咱们中国人多,十三亿人口,出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不奇怪。想不开的留守儿童,爱占小便宜的老年人,以及分不清对错的交通碰擦……这些事情以前就有,今后肯定还会有。这种事情无法避免,以往也不是没有处理经验,实事求是,该谁的责任就谁的责任,分不清的就各自承担,不是很正常吗?
但在这上述几桩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有关部门”硬生生扭曲了正常的行事原则,让本来无关,有理的一方去承担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
我想,“有关部门”的领导也未必都是坏心眼,他们大约是指望通过这种方式,快速的,人为的,制造出一个和谐社会来。不过**的后续已经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美好的愿望,却可能导致一个完全相反的现实。想要强行制造“和谐社会”,最后很有可能弄个“和稀泥社会”出来。
请理智一些吧,不要再让“不敢扶老人”现象,蔓延到政府决策上!
另:本人已多年不上论坛,也没开**,唯一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也只有在这里,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文字还有些道理的话,请帮忙将其尽量传播到更多地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