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沈家的几个孩子可都有出息,听说沈家老三是跟着陈师长家的老二搞科研了。”
“这话说的,可不敢再叫陈师长,不是马上就升司令吗?”
“是,这事情我也听说,这么看着沈家的日子过得真好,瞅着沈期也很听话。”
“不光听话,学习还好,我猜这个要去读工农兵大学。”
“说来说去,还是安样有福气,平时啥呀没干,四个孩子就长大成才了,她还年轻,沈旅长前途也好,这老天爷可真不公平,有时候啥好事都放到一个人身上。”
这话一出,场面瞬间就冷了下来。
本来大家围在一起都是你一嘴我一嘴的说一些闲话,也没啥恶意,但这话说的就有些不让人喜欢了。
啥叫做啥也没干,那几个孩子是自己蹦着长大的,沈家孩子身上穿上的,一日三餐吃的,要上学教的,那难不成是凭空变出来的吗?真是奇了怪了。
“那啥,都散了吧。”
大家伙抿抿嘴,站起来也都准备凑到一边,再也不围着。
安样完全不知道,她回家就先开始烧水,天气热,在火车上又坐了这么久,肯定回来要先洗个澡。
沈期烧上一大锅的水。
“娘,咱们厨房里啥都没有。”
安样瞅了一眼就知道,沈阁肯定自从他们走了之后,连进来都没进来过,因为菜园子里的菜都没摘,番茄都快熟透了,还有黄瓜,她拿着篮子就到园子里给全部摘完。
沈期到洗澡的小屋里,把水给安样倒好。
“娘,可以了。”
安样到屋子里拿上换洗的衣服,先去自己洗好出来,沈期又换了水,也冲了一下。
安样把衣服给洗出来直接就晾晒到绳上。
天气热,也没啥胃口,俩人都不饿。
安样到后院摘了一个熟的西瓜,切成两半,一人抱着一半吃起来。
沈阁是在食堂吃过饭回来的,这会已经是下午六点,一进来就看到他们坐在院子里吃西瓜。
“沈途没啥事吧?”
安样摇摇头。
“没事,他过的还挺不错的。”
沈期吃西瓜吃的太高兴了,娘跟自己说还能这么挖着吃,抬头冲着他爹笑笑。
“爹,您吃吗?”
沈阁皱着眉头看着他那半个西瓜里已经吃了一小半,直接拒绝。
“你自己吃吧。”
沈期点点头,答应了一声。
沈阁把自己的公文包都放回到屋子里,然后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安样。
“你进来一下。”
沈期埋头吃西瓜,听到他爹叫人,还疑惑的看了一眼。
“娘,我爹喊您。”
安样想说不用提醒,我听到了,抱着西瓜就进了堂屋里。
沈期沉迷用勺子吃西瓜,哥哥们都不在,原来西瓜就可以这么吃。
沈阁看到安样进来,一把就抓住了她的手,捧着脸亲了一口。
安样瞪大了眼睛都没反应过来,然后又抿嘴笑着跟他对视。
“大白天。”
沈阁觉得自己这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安样先是去照顾沈练,在家里也没待多久就又去看了沈途。
安样看着沈阁,他长的确实很好看,特别是穿上军装,长年的训练让他的身材无可挑剔,剑眉星目,严肃起来眼神很是犀利,但现在眼中满满的都是温柔的情意。
挖起来一勺西瓜递到他的嘴边。
“吃吗?”
沈阁无奈的笑了起来。
“那你喂我。”
安样觉得他这多少有些耍赖,不过还是给喂到他嘴里。
“我可跟你说,沈期在外面呢。”
沈阁当然知道沈期在外面,不过没关系,沈期明年就能走。
沈期觉得他爹娘在屋子里怎么没有说话声音,抱着西瓜也进屋里了。
“娘。”
叫了一声就往屋里走。
安样把沈阁推到一边站着,答应了一下。
“怎么了?”
沈期皱着眉头,他没事,就是叫叫。
家里就一个孩子的好处,就是做饭做的少,晚上也没有那么多人吵吵。
一九七六年十月份,陈叔升了司令,成为平南军区的一把手。
十一月份,沈余寄过来第一封信,主要说了他在那边一切都好,也成功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以后也会继续努力,再有就是问大家好,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回家看看。
时间过的很快,一九七七年过年,只有沈途回来,家里也只有沈途跟沈期。
一九七七年三月份,陈柏居然回来一趟,他心里一直都惦记着大家,有了假期就赶紧回来。
而且赵随安跟陈凤瑾也被平反了,他们也要回到首都的家里。
安样陈静陈婶都过去帮忙收拾东西。
陈凤瑾昨天坐在家里哭了半天,她都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现在的形势是真的一片大好。
陈婶在旁边坐着跟她一起说话。
“你们这一次回去,咱们以后再这么见面就不容易了。”
陈凤瑾其实并不想走,但他们是首都的人,那是他们的家乡,人老了,总是想个落叶归根,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
陈静跟安样在旁边给把东西收起来装到箱子里。
“你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可真是翻天覆地的,我都没想到啊,这么多年,天说变就变了。”
说完还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安样倒是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这不是很好吗?对了,不是听说高考要恢复,记得跟丫丫说,准备一下参加考试。”
陈静知道这个消息,不光她自己知道,军区里的人都知道,可也没有通知,她就怕政策又变,现在谁也说不准啊。
“她知道的估计比我知道的还多,不用给她安排,自己个就能知道。”
安样瞅着陈静这几年变化也挺大的,之前丫丫刚刚走的时候,她还天天念叨,现在都能这么坦然的放手不管。
“不过沈期这正巧赶上,可以参加考试。”
安样点点头,她对自家的几个孩子一点都不担心,考是能考的上,看他们以后想要学习什么,要做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还是要看看的。”
收拾了两天,才把他们的东西都给收拾好。
四月初,找的县里的车把他们的东西都拉走,赵随安跟陈凤瑾也离开了平南军区,回到帝都。
军区的很多人都过去看热闹。
安样在家里给在外面的每个人都写了一封信,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到系统的大学教育,这件事情显然是马上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也是让他们做好自己的人生选择,她跟沈阁不会有任何建议跟干预。
沈途正在村里给人帮忙呢,他来大杨村里也好几年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时还是会照顾村里下放的那些人,今天他们也被平反的通知下来。
根叔是个老实人,在村里没有亏待过他们,但也不会过分亲近,更多是把他们当做可怜的老人看待。
现在知道他们要回去,也是欢欢喜喜的把人送走。
其中一个教授握着沈途的手。
“希望以后有机会还会再见。”
这位教授是之前发烧,沈途知道之后跑前跑后的给他弄药啥的。
沈途也当然希望,他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沉淀就是在等的这一天。
“我会的,同样希望能够跟您再见面。”
沈途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安样的来信,看到里面确定的内容也松了一口气。
根叔晚上找他过家一趟,这些年的相处,他对沈途是真的很看重。
堂屋里点上的煤油灯,堂屋的门也关了起来。
根婶坐在一边怀里还搂着小孙子。
根叔也坐在板凳上。
“沈途,这听说要恢复高考,你要回家去考试吗?”
沈途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户口早就算是在大杨村了。
“没事,啥时候高考还没确定呢,我还是在咱们村里,就算是高考确定,我的户口在这里,肯定还是在咱们这里考试的。”
根叔完全没想到沈途会这么想。
“好,好,那你就好好看书,别让根叔失望,你要是考上了,根叔到公社开会,跟那些大队长可是有的吹了。”
沈途听到倒是笑了起来,在根叔家说了一会话,才顶着夜色回去。
根婶看着根叔叹气。
“沈途今年二十了吧,咱们村里这么大的都订婚了,还有结婚的,他还没对象呢,又要去考试。”
根叔一猜就知道她咋想的。
“我之前就跟你说过,沈途的前途不在咱们村里,人家不是高考也会走的,你可少去外面叨叨。”
根婶抱着小孙子撇撇嘴,他简直都把沈途当成自己的亲孙子。
林方在知青点待着跟大家伙一起看书呢,看的是沈途的那套拿过来的书,看到沈途回来,他先把书给了旁边的一个知青。
“根叔找你过去说高考的事情啊?”
沈途啊了一声。
林方已经好几年没学习了,之前看的书都是什么故事啥的,真要是恢复高考考试,还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沈途就不一样了,他平时就没闲着过。
“我不跟你说了,我得好好学习,你要看不?”
沈途摆摆手,他自己还有笔记呢。
六月份沈期准备毕业考试。
不过陈从军给沈阁寄过来了一封信件。
沈阁没有在军区办公室里打开,而是拿回了家里。
安样在家里整理他们之前的课本,因为这就要马上恢复高考,家里四个孩子都是上到了高三,课本都是好好的保存着。
“你今天回来的很早?”
沈阁看家里没人,坐下来。
“大哥寄过来的信。”
安样看他的表情很是严肃,就知道依照陈家人的聪明,肯定是首都那边传来了消息。
沈阁把信打开,然后接着把里面的那一层纸给撕掉,外面的那封普通的家书就被撕毁,拿出里面那一个真正的信件。
安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坐在他的身边。
沈阁打开信纸,仔细的看了上面内容,里面讲的主要是最近首都形势的变化,外加一些政策,以及内部的一些问题,涉及的信息非常多,看完就直接丢进了炉子上,一瞬间就化成了灰。
安样看着他。
“什么事情?”
沈阁想了一下。
“确定了。”
沈阁跟安样对视了一眼,一切都在心里。
安样清楚的知道未来的几个月都是大刀阔斧,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晚上安样炒了一盘牛肉,青菜,热的窝窝头,煮的小米粥。
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旁边开始吃饭。
沈阁看看沈期。
“高考的事情定了,估计也就几个月的事情,你跟严律己他们就好好复习吧,你们这一届是最有利的,毕竟是刚刚毕业。”
沈期自从知道消息那是特别的高兴,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恢复高考。
“好,我知道的,我一定会考上的。”
安样知道他的成绩,考上是没啥问题的。
于小路,丫丫,还有周教他们都有写信回来,说自己在看书准备考试了。
沈练是四月份刚刚执行完任务回到军区,他已经知道高考要恢复,回来拿到安样的信。
他本来是想不参加高考了,那几年他爹都把大学课程差不多的都教给了自己,但看到信里他娘说的也是对的,再系统的接受一遍高等教育,对自己有很大的好处,而且他也想像爹一样上军校,成为优秀的军事高材生。
沈余就更不用说了,赵丽华都被聘到帝都的高校当老师,他是一定要参加高考的。
沈途也是,他要去到更大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全国上下对于恢复高考都抱着很大的希望,虽然正式通知没下来,但都在努力地学习。
一直到十月份,恢复高考的通知才发下来。
每个人心里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大杨村的大喇叭上每天都在循环播放这个消息。
别的村里也知道这个事情,都觉得大杨村对知青是不是太好了?虽然不解,但也不是自家的事情,也不会过去管。
不过大杨村里的乡亲们倒是都会主动地让知青干点轻松的活,然后让他们能有时间抓紧学习。
沈途还帮助大家办了一个短期补习班。
这次高考分为文理两科,报考外语专业的需要参加外语加试考试。
沈途参加的是文科,加试英语。
林方听到沈途的计划都惊呆了。
“沈途,不是,你啥时候学习的英语?我都没听过?”
沈途想了一下。
“我还会俄语,都是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学习的。”
林方抿抿嘴,他觉得自己对沈途最大错误的看法就是,觉得沈途是个好欺负的老实人。
他咋啥都会?那他会这么多?高中毕业之后为什么不直接工作,跑到这里来当知青,天天跟他们下地干活?
“沈途,那你想去哪个学校?”
沈途想去的是外交学院,但是他看报纸上面恢复招生的学院并没有在,所以就选定了北外,北外作为语言类的学校,现在还隶属外交部管理,以后他还可以去外交学院读研究生,但他不想在耽误下去,外面的天地实在太广阔了。
“北外吧。”
林方咽了咽唾沫,他只想自己能考上就可以,甭管是啥?
考试时间是十一月下旬,天气很冷。
沈期需要到县里去参加高考,他跟严律己一起去的,也不用人陪着,安样给了他钱跟票。
沈期考的也是文科,他语言类很是出众,等到考完选学校的时候再看选什么。
考试总共就两天,说起来也是过的快。
沈余在研究所那边考的,他学校也只选了一个,哈工大。
安样还算是比较平静的。
王秀净是紧张的不行,她家俩孩子都参加高考,坐在堂屋里。
安样拿了一块烤好的红薯。
“你吃不?”
王秀净看着安样,怎么觉得她一点压力都没。
“你家四个,你一点都不担心?”
安样摇摇头,这有啥可担心的。
“他们都能考得上,而且就沈期在我身边,他的成绩你也知道。”
王秀净抿抿嘴,所以紧张也是她自己个紧张啊。
“那你这也不能不管啊?”
安样咬了一口红薯,疑惑的啊了一声。
“我哪里不管了?”
王秀净指着安样手上的红薯。
“你还能吃的下去红薯。”
安样哭笑不得。
“那咋的,都烤好了,我不能扔了吧,多浪费粮食啊,这可是我在后面园子一点点种起来的,扔是不能扔的。”
王秀净觉得跟安样是说不清楚了。
俩人在这里着急,军区办公室里。
严格坐在沈阁的办公室里来来回回的走。
“也不知道他俩考的咋样,我本来是想去的,但是臭小子还不让我去,让我在家里担心。”
沈阁看他在这里转的头疼。
“你能坐下来等着吗?”
严格看沈阁还在看文件。
“行,你家沈期学习好,你不担心,你家还有三个呢?”
说着还伸出来三个手指头放到沈阁的面前。
沈阁看他一眼。
“我看到了。”
严格叹了一口气坐下来。
“你一个都不担心,沈途可下乡当知青好多年了?”
沈阁一点都不担心沈途,沈途下乡简直是做得最正确的决定,这几年,他看到的远比课本上学到的来的更加直接,也会更加的感同身受。
“你就算是在这里急死,考试卷子也不是你写,当年我们高考也没见你这么紧张过?”
严格当年学习就不怎么样,作为一个学习不好的人,考试自然不紧张。
“沈阁,你家的几个孩子,你觉得能考上几个?”
说完还没等沈阁开口,他就先开始算起来。
“沈期在跟前,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学习好,沈余就更不用说,人家是去搞科研的,知识这块过关不成问题,沈练的话,也有几年没见,不过依照他的性格,应该也差不了,估计是要考你上的那个学校吧,那最后就剩下沈途了?”
又想想,沈途好像也能考上,平时看着不靠谱,但上学的时候好像挺不错的。
然后猛地挑头看向沈阁。
“我说你怎么不紧张呢,原来你是算准了,你家的基本都能考上,是吧?”
沈阁把警卫员叫了进来。
“让严主任出去,太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