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提要:...再次骑上了马匹,绕着这片区域跑了小半天的功夫。再次回到刚才的那棵枯树旁边,马由桂又问了一句:“太冲,这片区域大概有多少亩。”这就涉及到具体的测算问题了,县衙里的户房掌案掌管土地多年,面对这么复杂的问题,需要带着户房的小吏们珠算几天。到了黄宗羲这里就简单多了,大量精通算术的官吏需要几天的功夫,他只是心算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十二万八千六百一十四亩一分二厘地。”马由桂早就知道黄宗羲是大明时期,也是浩浩青史上最出彩的经济学家之一。但还是时不时的会被他的才学惊艳......
上二章提要:......
上三章提要:......
上四章提要:......
上五章提要:......
上六章提要:...们,济济一堂的坐在总督衙门大堂里。坐在主位的,毫无疑问是辽东总督袁崇焕。坐在下首的有满桂、赵率教、曹文诏等辽东边军里最是能征善战的武官。他们不在各地驻守,全都跑到了山海关的总督衙门里,就为了一件事。杀了孔有德。相比较那些庙堂里的酸腐文人,这些在边关长大戎马半生的辽东武官们,太清楚孔有德的文韬武略了。他的大将之才,不仅仅是袁崇焕承认的,那是得到整个辽东边军一致的认同。这才让辽东边军里最是能征善战的武官们,不惜冒着各自的防线被八旗兵突破,也要来到总督衙门里商讨怎么扫平了孔有德。这群天底下做事最是果断的辽东将领好,偏偏又优柔寡断了起来,商议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还是没能定下计策。倒不是他们真的优柔寡断。而是因为他们更清楚真实的情况,清楚孔有德的文韬武略,还清楚孔有德在山东能够拉起多么庞大的一支军队。以山东十七座粮仓的堆积如山,再加上泰山兵的骁勇,孔有德又带去了几千的辽东边军。辽东将领们在心里都不要推算,瞬间就能得出来结论。最少十五万大军。如果把孔有德逼急了,二十万大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七章提要:......
上八章提要:......
上九章提要:...弟们教导一些战术思想。不过,马由桂说的这些话,他们也不一定能听懂。不管听不听得懂,只要能理解这里面的战术思想就足够了,也达到了马由桂的目的。马由桂把堂弟们叫了过来,叫到自己身边:“今天咱们说说这个行军。”“你们二哥这次使用的战术,最根本的要点就在于行军二字。”“行军说来简单,但要是想把它上升到战争艺术的高度,达到冠军侯霍去病的成就。”“就太难了,比登天还要难。”“这里面涉及了水源、各种地形、行军速度、穿插方式等等太多因素,就拿这个穿插方式......
上十章提要:......
展开+
大太监方正化和西法党人听到一块土地,相当的理解,有了土地就可以传下去。
借助这些土地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能自己吃,保证一家老小在荒年都不会饿肚子。
还能用来卖银子,粮食可是比银子更加好用,这样就可以培养什么都不用干的读书人了。
一般的老百姓家里养不出读书人,最大的根源就在于手上没有足够的土地,家里也没有余粮。
每一个男丁都是种庄稼的壮劳力,吃都吃不饱,哪里还会浪费男丁去读书。
不过,当马由桂说完自己要的土地在哪里,大太监方正化和西法党人全都愣住了。
那些都是送都送不出去的荒芜山石地,种不出一粒粮食,每年还要给朝廷缴纳赋税。
官僚乡绅要不是觉得土地够大,放在手里就算是废物也会让自己心情好。
再加上官僚乡绅们所掌握的水浇田足够多,每年出产的粮食吃都吃不完,养着这些大片的荒地也就养着了。
不图别的,就图自己心情好。
对于不愁吃喝的官僚乡绅们来说,心情好才是第一位的。
大太监方正化和西法党人虽然想不通,但他们心里明白,马由桂这么做一定有他自己的主意。
也就没去劝马由桂放弃看着很多的十几万亩荒地,还不如要几百亩水浇田,等着马由桂的主意水落石出。
马由桂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大太监方正化和西法党人再怎么想多看几眼水力钻床,也只能先离开这里了。
以后有的是时间,*这些比美人还要美的水力钻床。
第二天的早朝。
东林党为了让西法党答应这件事,步步紧逼的同时,又开始利诱了。
西法党这些穷鬼,果然狮子大开口,张嘴就是十几万亩的土地。
这可把满朝东林党官员给吓住了,就算是东林党里最能贪墨银子土地的巨贪,也都是暗暗心惊。
西法党人还真是敢开口,一张嘴就是十几万亩土地,胃口大的吓人。
可是当西法党人说出土地的地点,东林党官员们又是愣住了,心想着西法党这些人莫不是穷怕了。
要了那么一大片荒地,那一片山石地可是种不出来任何的庄稼,还要缴纳赋税。
也就腰缠万贯的东林党官僚乡绅们,能够为了自己的心情好,用家里使不完的银子养着那片荒地。
西法党要那片荒芜的山石地可就没有任何用了,先不说给不给他们,那片广袤到十几万亩的土地每年要缴纳的赋税,就不是西方党所能承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