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提要:...不存在焊接的问题了。还能有什么比这个用高碳钢头钻出来的枪管,更加的没有一丝缝隙,更加的天衣无缝。宋应星和马由桂一起并排走在一起,听到马由桂的这句话,猛的扭过头看向了马由桂:“难道……”马由桂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宋兄猜测的不错,这段时间钻研出来了一种水力机械。”“可以在水力的带动下,让高碳钢钻头快速的转动起来,把一根实心的铁芯钻成枪管。”这句话说完没多久,马由桂宋应星两人走到了流水线军工厂旁边,这里再次增加了一个车间。里面摆放着大量实心的粗铁芯,......
上二章提要:......
上三章提要:......
上四章提要:......
上五章提要:......
上六章提要:...祖坟里的事情。这样也好,正好可以用守卫祖坟和保境安民的名义,光明正大的建立乡勇了。乡勇的建立,不仅是朝廷所允许的,更是地方知县的重要政绩考核。大明的国库空虚,每年养辽东边军已经入不敷出了,更不要说在地方上养大量的官兵了。现在这个年月,天灾频发,流寇又多了起来。要想消灭流寇,只能依靠地方乡绅组建乡勇了,但各地抠搜的官僚乡绅却不愿捐这个银子。朝廷不用花费一分银子,就可以消灭各地的流寇,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自然会允许地方上的官僚乡绅建立乡勇,保卫各县的安危,还是强制性的。马由桂笑着回应了一句:“十七座粮仓被烧了以后,山东就不是一个适合割据的天府之国了,而变成了一个瓮中捉鳖的瓮。”“接下来,孔有德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从已经没有粮食的山东流窜出去。”“孔有德很有可能带着手里的几万大军,前往北方的山海关,在八旗兵的接应下投靠他们。”山东总兵孙元化听到这句话,那还得了,立下了军令:“马由桂。”“命令你率领官兵堵住济南城前方的缺口,本官立即去附近的卫所借兵。”马由桂得了军令以后,立即率领所有......
上七章提要:...教了。一千五百年来,青史上也只有一个冠军侯霍去病。提到行军,作为内行的千总游击将军们彻底放心了,也稳定了军心。孔有德出于谨慎的习惯,还是下达了一条军令:“挑选一支精锐骑兵过去查看情况。”“顺便把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全部抓起来,也不需要通报,就地斩杀。”“如果真的发现了一群屑小,就追过去,把这群屑小就地斩杀。”千总游击将军们听到这番话,终于回过味来了,由衷感慨孔有德的高明。用几座粮仓,清空了山东境内的所有东厂番子和锦衣卫,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上八章提要:...军队的控制权,接下来就是有针对性的,对这群少爷兵进行思想的改造了。至于怎么改造,就不能让山东总兵孙元化知道了,孙元化也乐得清闲的不过问这些烦心事。孙元化本来就对这些行军打仗的事不怎么感兴趣,一门心思的只想研究出新式火炮,心思全在研究上面。全权交给马由桂以后,孙元化把胯下的辽东大马换成了马车,整天在马车里面勾勾画画研究更先进的火炮。至于这场大战能不能赢,有马由桂在,孙元化心里从没有任何希望变成了起码有五成的把握。处理完改造思想的事情,马由桂带着经过军校系统化培养出来的马家军军官,开始了战术推演。针对孔有德的兵力部署、用兵习惯、麾下将官的性格等等各个方面,紧锣密鼓的进行战术推演。孔有德叛军的详细情况,全是李公公送来的,动用了很多人脉。那天晚上喝酒的时候,马由桂只是随口提了一句,李公公第二天就把马由桂所要的详细谍报全部送了过来。马由桂祖孙三代各有分工,军队的改造和操练,全权交给了老爹马沐和爷爷马老爷子。亲手打造这一切的马由桂,自己都感觉老爹现在很恐怖,更不知道老爹达到了什么程度。马沐带着思政们开始进行思......
上九章提要:...辽东总兵毛文龙的驻地。孔有德作为总兵毛文龙的亲信,率领麾下的兵军驻扎在皮岛。他这些年通过皮岛这条海上商路,给晋商大开方便之门,捞了很多的银子。就在皮岛上建造了一座三进的宅子,有山有水,后院居然还有一片苑林。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坐在苑林里的水榭二楼,商量着一件大事,面前摆放着一封书信。书信来自北方八旗兵,这封书信是建奴大汗皇太极亲自写的,劝他们归顺八旗兵。只要孔有德三人能够带着大批的辽东边军投靠八旗兵,三人全部封王,成为八旗兵的旗人王爷。......
上十章提要:......
展开+
这一套使用寿命的理论,只适用于马由桂用水力钻床打造的枪管。
手工作坊打造出来的枪管,随时都有炸膛的危险,就不存在使用多少次才会炸膛了。
马由桂不仅提出了这一套使用寿命理论,也已经付诸实践了,测量出来了准确的参数。
第一代熟铁枪管
设计寿命:300
最大寿命:240
使用寿命:200
宋应星放下手里的参数,久久没能说话,过了很久感慨了一句:“贤弟的才学,胜过宋某十倍。”
马由桂听到一句才学胜过十倍,忍不住笑了,感觉有些像荀彧夸郭嘉。
直到这个时候,宋应星终于理解马由桂过去把鸟铳火绳枪的铳管叫做铳管,现在改叫枪管了。
想必在马由桂心里,那种手工作坊粗制滥造出来的枪管,只配叫铳管。
只有这种用高碳钢头钻出来的枪管,才配叫做枪管。
马由桂把参数接过来,从水力钻床的旁边拿出来两样东西,交给了宋应星:“这两个小工具,一个是游标卡尺,一个叫做千分尺。”
“现在有了水力钻床,接下来就要完成工业社会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了。”
“标准化。”
马由桂知道宋应星这些明朝人脑子里,没有标准化的概念,就拿焦氏步枪进行举例:“只有铅弹的大小都一样。”
“火枪的口径都一样,这样才能让任何一颗铅弹适用于任何一支焦氏步枪。”
“铅弹大了,塞不进枪管里面,小了又不能有效的闭气,造成哑火。”
“焦氏步枪的口径如果不统一的话,也很容易造成塞不进或者哑火的问题。”
“有了这种水力钻床,枪管口径的标准化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毕竟不是依靠人力去敲打了,而是固定住,一点一点的钻成一根枪管。”
宋应星听完标准化的理论,又是陷入深深的震撼里。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家,只是从只言片语里,就彻底明白了标准化的重大意义。
宋应星突然对天工开物有了新的想法,转身离开了,顺便拿走了马由桂的一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
这两种东西属于铸件,比较好铸造,马由桂在库房里还放了一堆,就让宋应星拿走了。
反正是用来培养亲信工人的标准化工具,让宋应星这个比工人还要亲近的同志拿走,没有任何问题。
标准化作为工业社会最基本的条件,在枪械方面的运用,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有了标准化,才有了口径的概念,才能不断设计出威力更大的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