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疆土打下来后,需要用心经营,教化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才能站得长久,进而成为大明真正的疆域。
可是经营也是需要巨大成本的。
陆军金戈铁马,一路向前,是十分快意。可是这快意背后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就需要好好权衡了。
自己出使前,皇上一直摇摆,要不要拿下河中地区。
现在已经确定,拿下河中地区,但是也明确划定底线。
方略路线清晰,那就好办了。
沈万象把使节团出使葡萄牙、奥斯曼和波斯的经过,非常简单地说了一遍,重点放在波斯上。
“波斯沙赫科班达殿下,希望与我大明和平相处,永为朋友。殿下已经派遣一支使节团,从海路前往京师,觐见圣上,呈上科班达沙赫的国书
本官也相信科班达沙赫的诚意。现在我明国和波斯在河南地区,有绝佳的合作机会。”
王逢猛看了一眼纳哈马尔丹,发现这小子听得很认真,看样子是听得懂汉语。
“沈正使,你请详言。”
“好。此前河中地区的布哈拉人和希瓦人,还有阿富汗人,以及这一带诸多部族,对波斯东线的呼罗珊威胁很大,时常扰边。
前任沙赫,也就是科班达殿下的父汗,在这一带征战多年,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压制住布哈拉人和阿富汗人。
现在我大明克复前唐旧地河中地区,也面临着布哈拉人、希瓦人、哈萨克人的袭扰。
从纳哈马尔丹总督,以及王师长刚才介绍的情况来说,这些蛮夷部族是一盘散沙。对大明和波斯边境威胁不大,但是很烦人。
就像鼠虫一样,没事就越境袭扰,让人防不胜防。”
纳哈马尔丹和王逢猛连连点头,确实是这样。
“我在波斯伊斯法罕城,与科达班沙赫交谈过,想在河南以及阿富汗地区,大明和波斯联手扶植两到三个汗国。”
王逢猛点点头,“对,帮助这里恢复秩序。只有恢复了秩序,那些孤魂野鬼一般的部族们,才不会到处乱跑。”
纳哈马尔丹看着王逢猛,用生硬的官话说道:“我奉我们沙赫的王命,稳定东线边境,希望与贵军合作。”
“没问题。”王逢猛欣然应道,“不过这事不是我一个师长能做主的,必须得上禀三边总督府。”
“三边总督是哪一位大人?”
“是从陕甘总督任上调过来的徐文长徐大人。”
“原来是徐督。好,我们马上去大宛城,拜会徐督。”
“徐督去了濛池郡巡视,按行程应该回来了。不过不知道途中有没有耽搁,所以徐督在不在大宛城,我们也不知道。”
沈万象有点晕,“濛池郡又是哪里?刚才就想问,一时忘记了”
“就是七河流域。翼搏湖以西。哦,翼博湖就是常说的库克恰腾古斯海(巴尔喀什湖),取前唐夷播海同音名。
正好测绘队绘制出的地图里,这个湖狭长,如展开搏击长空的翼翅。
翼搏湖以西,大宛河和咸海以东,以楚河流域和热湖(伊塞克湖)为中心的地区。那里是乌孙和大宛旧地,前唐设有濛池都护府,所以取名濛池郡。”
沈万象点点头,转头对纳哈马尔丹说:“我们马上渡河北上,拜见徐督,向他禀明情况。
徐督熟谙边务夷事,他肯定会支持我们此举。
纳哈马尔丹总督,你这边抓紧时间,物色合适的扶植对象。等到我们三边总督府钧令下来,两边一起动起来。”
“好!”纳哈马尔丹也不含糊,立即应道。
王逢猛派出一个连护送沈万象和王用汲的使节团北上大宛城,他带着大队人马,与纳哈马尔丹的兵马合作,继续对月氏河以南地区进行清剿。
沈万象和王用汲一行人在怛没城(铁尔梅兹)渡月氏河,进入河中地区。
一路上处处可见牧场耕地、房屋城镇、水渠道路,井然有序,只是人口少了很多。
听护送的连长介绍,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布哈拉人大部分被赶到月氏河南边去了。
目前居住在这里的,多是从北部濛池郡和东部葱岭山区搬迁过来的部族,他们按照农垦部队的模式,军事化编制,在这片土地大搞建设。
经过康居城(撒马尔罕),这里的城墙一半新一半旧,新的是被战火摧毁后重新修建的。
城里居住的百姓也不多,除了官吏、军人、商人和警政人员,更多的是工匠。
继续前进,很快来到了大宛城,三边总督府所在地。
这里要繁华得多,还能看到一座中型水泥厂和一座小型冶炼厂。
进城直奔总督府,一问,巧了,三边总督徐渭昨天刚回来的。
沈万象和王用汲在门口等了一会,看到一位朱袍官员急匆匆地走了出来。
正是徐渭。
徐渭上前一步,一手挽住一位,感慨道:“你们两位自万历五年出京,出使海外三国,一晃过去五年。
辛苦了!”
沈万象和王用汲也很激动,叉手作揖,慷慨说道:“下官身负皇命,不敢懈怠。而今终于又回到大明国土,幸哉!”
徐渭挽着两人,直入中院厅堂里。
分坐下后,又有杂役奉上热茶。
沈万象先介绍了一下使节团出使三国的情况。
不过按朝廷章程,他们需要向鸿胪寺和内阁述职,跟徐渭讲一讲,只是礼节上客气一下。
徐渭也不敢逾制。
沈万象介绍完后,直奔主题。
“下官这里有三件事,关乎边事,需要向三边总督府呈明,请徐督定夺。”
“千鹤直管说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