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牌师傅带两个学徒两个帮工,上午下午各能锻造五十枚,一个月就是六万枚。”
正常来说,按照原先的手工工坊模式,一个铁匠师傅带着学徒从头到尾打造,那么一天最多锻造打磨50到80件铁钉。
但在霍恩的指导下,矮人和一众铁匠大师对铁钉的制作流程进行分解。
分成了不同高低技术力的工艺环节,铁匠师傅们只用做高技术力的那部分。
至于低技术力交给学徒帮工,无技术力的招点临时工完事。
一下子将铁钉的日产量,提升了25%到100%。
虽然目前贞德堡和圣械廷等区域已经开始推行砂浆建筑,但千河谷包括黑蛇湾的大部分区域还是以木屋为主。
一座大一点的木屋,可能要用掉上万根铁钉。
除此之外,前线用来制作拒马与栅栏同样需要这些方钉。
“多亏了您的指导,我们才有如今的收入啊。”和过去的木讷相比,比维尔在识字后,长进明显。
“诶,圣父指导,个人表现。”
虽然前线还在打仗,可后方的建设却不能停。
进入1449年后,本来该是第二个四年计划的开端。
但目前仅仅只有下瑞佛郡与郎桑德郡开始了计划,几个山地郡和卡夏郡邻着前线,宜静不宜动。
这第二个四年计划说起来简单,就是从先前的恢复经济,转为增长经济。
其增长点,就在于先期建立的这些司铎市镇。
一开始,人们还不理解霍恩,以为这是他准备搞面子工程,突显千河谷之文明。
但实际上,这些司铎市镇是在为集中资源和工场生产打基础。
以霍恩目前所在的鹿角乡马头镇司铎修会为例,当地修士长调查后发现本地铁匠数量不少。
于是便借“我们奋斗”运动的名义,集中了20名铁匠,用来发展小五金行业。
这里的小五金,是具有千河谷特色的小五金。
即铰链、门环、铁钉等金属零部件,以及钳子、锯条、剃刀、剪刀、煎锅等小工具。
本来这些乡村铁匠,手艺拿去制造齿轮、铳管可能有点难。
但造这些民用的小器件,小零件,他们还是有一手的。
况且在工场制度下,产量提升明显,就算是降价都有的赚。
除了这一种集中制的工场生产,还有类似南芒德郡农村地区的来料加工的分散式工场。
霍恩在年初制定计划时,就和各地乡修会的司铎长们说过了。
第二个四年计划时期,所有建立的工场四年内不缴税,且自负盈亏。
但工场盈利以及就业岗位,将会成为这四年内的升迁指标。
干的好升迁,干的一般的留任,干的差调去修年鉴,让后面的人上位。
像比维尔这种专精一门,并且每月盈利10金镑的工场,算是干的不错的了。
本地的修士长见到比维尔,那都是一口一个老哥的叫着。
“这期间行会来找过麻烦吗?”
比维尔连连点头:“有,他们跑上门要封禁,还说我们违规锻造。”
“怎么解决的?”
“温特卡尔修士长用屮字架给领头的行会人员开了瓢。
然后每天晚上牵着狼狗巡逻,睡在工场里,硬耗了一个月,把那些行会请来的混混耗走了。”
霍恩不由得哑然失笑,这行会再如何,都不敢真对修士长怎么样。
先前不是没有人干过,例如黑蜡镇的木匠行会,就是偷偷暗杀了一名修士长。
御前枢机会议震怒,让拉费尔派了宪兵过去调查。
结果行会内部互相包庇,查了两个多月,没有抓到凶手也找不到证据。
拉费尔一怒之下,把整个行会打包送去黑蛇湾了。
反正凶手肯定在里面。
心中记下了温特卡尔这个名字,霍恩和比维尔寒暄几句,便翻身上马,与三十余名圣杯骑士共同离开。
毕竟他只是趁船只补给期间,下船来逛逛,目标还是上瑞佛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