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尚书想了想,继续说道:“而且,这个事情,几年之内肯定办不成,户部缺钱得很,上位这几年又要用兵。”
“能不能办成,要先算出来再说。”
李云揉了揉眉心,有些苦恼。
他也知道不太好办,但是事情总要有个开头。
实在不行,五年,十年之后再去办。
反正,他时间还是多的。
陶文渊这才躬身行礼:“臣明白了,臣一定办好这个差事。”
李云又交代了几句关于明年新朝第一次科考的事情,叮嘱他一定办好,同时让他着手去,与农事院接触。
农事院现在挂靠在户部名下,往后估计要户部跟礼部共同领导了。
陶文渊一一点头应是。
两个人一起聊到天黑,陶文渊才告辞离开。
天色黑下来之后,李云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看着书桌上堆积的文书,心中思绪万千。
他现在,已经是新王朝的肇始之人。
理论上来说,他的一切政令,都可以畅通无阻的推行下去,他想要把这个新时代改造成什么样,这个新时代就会变成什么样。
但是真着手去做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困难。
而现在,摆在他面前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物质问题。
贫瘠的物质条件,根本没有办法完成他心里的那些个构想。
“罢了罢了。”
李某人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做好眼前的事情,一步一步来罢。”
…………
腊月二十八。
天气终于放晴了。
此时距离年关,距离改元,只剩下了两天时间,而这天,李府之中,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武元承与武元佑兄弟二人。
皇帝武元承进入洛阳之后,李云并没有怎么搭理他,只有在上一次朝会上,跟他见了一面。
不过朝会上,李云也只是迫他低了头,很多事情都没有说开。
眼见着大周的昭定就要成为过去,这个时候,李云还是有器量,请这兄弟二人吃上一顿饭的。
兄弟二人是快到中午到的李家,进了李家之后,很快被带到了一处偏厅里,这个时候,李云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见到李云之后,楚王武元佑立刻拱手行礼,口称王上。
武元承则是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吴王。”
李云也不生气,招呼他们坐下,然后开口说道:“二位这几天,过得可还好。”
武元佑笑着说道:“一切都好。”
李云看了看武元承,又问道:“听说陛下家里的几个皇子病了,现在好了没有?”
“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武元佑抢着回答道:“多谢王上挂怀。”
李云见状,哑然一笑。
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皇帝陛下,突然抬头看着李云,声音有些沙哑:“吴王,为何还住在这里?”
李云笑着说道:“我这个人很守规矩,我既然还没有登基,便不会住进那座皇宫里去,那皇宫我去看过。”
“也没有什么好的。”
说着,李某人左右看了看,微笑道:“还是这里住着舒坦,以后真的登基了,说不定偶尔也会搬回来住。”
皇帝陛下张口就想说虚伪,但是还是强忍了下来,问道:“吴王请朕过来,所为何事?”
“商量一下,怎么处理你们。”
他看着兄弟两个人,继续说道:“陛下禅位之后,新朝建立,陛下的名分也就没有了。”
他又看着武元佑,说道:“楚王的爵位,也会跟着烟消云散。”
“我这两天,大致想了想,我也不吝啬,我可以给二位两个爵位。”
“一个郡王,另外一个是侯爵。”
“成为新朝宾客的世系,承袭郡王爵位,另外一个,承袭侯爵。”
武元佑正要说话,被皇帝拦了下来,皇帝抬头看着李云,问道:“吴王…会留朕一家性命吗?”
“可以。”
李云看着他,神色平静:“但是有条件。”
“你们一家,大概要被软禁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时…”
“陛下那些皇子们。”
李云看了看他,默默说道。
“就尽量不要生什么孩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