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352章 机会

俞兴捋了捋关系,彻底明白青年汽车为何走向骗局,没了核心技术的支持,销量、资金链等一系列的事情都会面临连锁反应,而且,时间很短。

所以,本就蹭起来的青年汽车最终出现了一个“造出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的故事。

胡铮南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家老板,略带深意的说道:“所以,掌握核心技术是极其重要的,青年汽车的发动机就有从东安动力购买。”

俞兴回神,笑道:“到底有什么是不重要的?资金重要,核心技术重要,市场渠道重要,品牌形象重要,人才培养重要,胡总,你告诉我,什么不重要?”

胡铮南的游说一触即退:“俞总,都重要啊,我只能负责我重要的部分,你是老总,所以,你负责所有重要的部分,这就是在其位嘛,吃饭,吃饭。”

俞兴知道胡铮南还是想全力推动自家开发发动机,但这涉及到太多的问题,且不说需要更庞大的团队,就是制造或代工也是问题,碳硅集团现在也没法自己再弄出来一条发动机的生产线。

他思考片刻,透露一个最新的情况:“胡总,国家的规划出来了,我反应了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看看能不能从中撮合,崔之愚已经在整理资料,希望能拿到一个‘增程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07年出炉,是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而设立,今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八年发展规划,会有一批行业内的项目获得支持。

国内目前只有碳硅集团在增程路线上最为坚定和投入最多,先前又获得领导视察的认可,所以,这是一个用来解决“增程器”的机会。

如能入选项目,不仅能获得拨款支持,对于发动机厂商也有更多的意义,而那意味着双方的合资与合作必然水到渠成。

因为,这样的项目是根植于新能源的“增程器”,并不是发动机。

发动机进行针对增程场景的优化之后才是“增程器”,才能入选项目,国内现在只有碳硅集团主要在做这个,也需要这个。

如果不是“增程器”,不管东安动力还是沈航三菱,他们手里的仍然只是用于燃油车的普通发动机。

这种有希望获得政策支持的天然机会自然需要把握。

饶是力主全新开发的胡铮南,他听完老板的一席话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打破僵局的好机会。

“领导那边愿意支持吗?”胡铮南问了一句现状。

“我们打了两通电话,我感觉到的态度是倾向于积极的。”俞兴笑道,“稍微等一等,我觉得希望很大。”

胡铮南默默点头,思考新的变化。

不过,俞兴想等,沈航三菱那边不想等了,要求直接与碳硅集团的BOSS谈。

从长城过来接手谈判工作的崔之愚带来一个让俞兴难以拒绝的理由——“他打传销都亲自去,凭什么不和我们直接谈?”

俞兴只有两个字……有理!

(本章完)

推荐阅读: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我看到了一切 怪物来了 来自末日 洛杉矶之狼 食仙主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阴影帝国 贼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