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太子火葬纪事 > 第33章 第 33 章

第33章 第 33 章

读书的时候,她会悄悄往高桓的书箧里塞她亲手做的桃酥饼。

她知道高桓喜欢吃。

从小,高桓就能感到宫廷的恶意。

身为宠冠六宫的徐贵妃的儿子,在徐贵妃这里,他收到的是无

尽的忽视和冷漠。

徐贵妃将全部的爱给了高檀,给了高杨,唯独没有给他。

他以为,这是因为徐贵妃生他的时候大伤了身子,所以对他不喜。

从小,没有人喜欢他,高桓习惯了高檀高高在上的嘲弄,习惯了高杨童言无忌的奚落。

当他发现有人在悄悄爱他时,他却不知所措。

高桓从书箧中抖出满书的桃酥渣碎,他对吴美人的爱感到惶恐,感到难堪。

于是高檀怂恿他对这个女人恶作剧时,他没有犹豫。

他将这个女人的糕点器皿全部砸烂,躲在树后悄悄看她难过。

不知为何,高桓也感到特别难过起来。

从小带着高杨排挤他的高檀却在这件事后对他改了态度,这让高桓说服自己,他没有做错。

吴美人从此疏远了他,但高桓知道,她的目光总是在追寻着他。

高桓渐渐长大,他看清了一些隐秘的东西。

比如,徐皇后虚假的亲昵。

不安感和想要迫切寻求认同的心被他隐藏起来,他可以温和端方。

他开始平静地对待吴美人,在这段时间,他活得从容不迫。

吴美人将她的侄女带进了宫,此时,一心忙着教导高杨并和皇后争斗的徐贵妃并不在意。

高桓看着明媚的李蓁蓁,知道,这将会是他的妻子。

总有一日,他会走出大明宫,拥有他自己的藩地,他自己的府邸,他自己的家。

然而情况急转直下。

他的弟弟,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继任者的弟弟高杨,病逝了。

徐贵妃悲痛之余,终于将目光看向了高桓。

高桓感到沉重,他明白他的生活将发生改变。

但未曾料到是这样的改变。

建兴十四年,徐皇后杖责吴美人,据说,是吴美人没有照料好九皇子高杨,才让他一病不起。

吴美人没过多久也离世了。

临终前,吴美人死死拉住他的手不肯放开,她喊他:

“桓儿。”

高桓一怔。

吴美人向来叫他六皇子殿下,这样亲密的称呼,是从未有过的。

吴美人却接着说:“阿娘要走了,你要好好的、好好的。”

李蓁蓁在边上嘤嘤地哭泣起来,吴美人拍了拍她的头发:“可惜了,可惜看不到你们成亲生子的那天……”

高桓只以为这些都是吴美人临死前的呓语,然而几天后,他发现吴美人的宫女在假山中偷偷烧纸。

她口中说着:“娘娘一生命苦,明明诞下了皇子,却认她人做母,娘娘……”

她回头望见高桓,抖如筛糠不敢言语。

高桓冷静地逼问了她。

假山外暴雨如瀑,高桓得知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

当年,极为受宠的徐贵妃生下华阳公主高檀,伤了身子,太医都说,此生再难有孕。

徐贵妃不甘心,可是无可奈何,她说服了皇帝,挑中了吴美人,为她生下了高桓。

本来,吴美人就该殒命,但高桓小时候病弱,离不了生母,徐贵妃只能将高桓暂且交给吴美人,待他长大一些,再做打算。

没有想到,徐贵妃忽然有了孕。

徐贵妃生下高杨之后,有亲子在身边,对高桓将来是否知道身世,不甚在意,她见吴美人安静老实,于是放过了她。

可是后来……

高杨没了。

暴雨天,高桓走在雨中,浑然不觉,他喝了许多酒。

回到宫中,徐皇后秉烛以待。

徐皇后问:“因为李氏?”

徐皇后在处置了吴美人之后,自然不会将李蓁蓁这个隐患留在高桓身边,她准备赶走李蓁蓁,唯一棘手的地方是,她拿不准高桓的态度。

她对这个儿子关心太少。

她今晚才命李蓁蓁收拾行李,就听说高桓不见踪影,晚间来看,却见到他喝得醉醺醺地回来。

高桓沉默许久,说:“对,母后不要赶她走。”

李蓁蓁很快被遣送出宫。

高桓的叛逆自此一发不可

收拾。

他将以往刻意欺负吴美人的女官叫了进来。

他问了李蓁蓁的事,女官小心回答,自以为没有纰漏。

高桓也只是微笑,然而随后,他忽然用手中把玩的匕首,断了女官三指。

他能做的,好像只有这些。

他甚至不能杀一个女官,只因为他始终活在徐皇后的眼皮底下。

天亮前,高桓回到了大明宫。

他迁动吴美人之墓的事没有人知道,大行皇帝驾崩之后,他便强硬地将内宫控制在手中,无论是徐皇后还是华阳公主抑或是其他的藩王,他们的耳目,都失了灵。

几日后,高桓行了登基大典。

理应是要同时封赏后宫的,可是旨意却迟迟没有发出来。

崔胭玉暂住宣徽殿。

整个宣徽殿都有些惶惶不安。

太子妃封皇后,顺理成章的事,为什么这么艰难。

宣徽殿内,不时有隐晦的目光往北边的珠镜殿处望。那里住着良媛李蓁蓁,挨着高桓的清思殿极近。

若说会有变数,那就是因为她吧。

至于良娣李桑桑,她自病后就一直住在绫绮殿,太子根本不曾去见她,明眼人都知道,良娣已经失宠了。

清思殿久久没有决定,新皇帝也不曾召幸任何妃嫔。

眼见这件事焦灼起来,朝臣不免动起心思,折子雪片一般递了上去,却石沉大海。

终于,清思殿有了反应,皇帝召见良娣李氏。

“是良娣李氏,不是良媛李氏?”

大明宫时时响起这样的问话。

李桑桑也稍觉奇怪,她虽然与高桓无声地决裂,但是皇帝诏令,她自是不会忤逆。

她来到清思殿。

她抬头看着高桓,他瘦了些,白了些,身上笼罩着深深的阴郁。

从前,高桓在李桑桑面前是鲜明的,大怒大笑,或是用他审慎的目光灼灼地落在她的身上。

现在,他整个人骤然地冷了下来。

高桓看着她进来,忽然问道:“良娣,皇后之位的人选

,你怎么看?”

李桑桑忽然明悟过来。

他在和她讲他的家事。

选她来问这件事,是因为,她与立后这件事没有关系。

高桓似乎将从前同李桑桑的纠葛彻底放下,现在,李桑桑站在他面前,仅仅是一个游离于立后之事的妃嫔。

而高桓想要找个无关的人,说说话。

仅此而已。

高桓见李桑桑没有说话,又说了一句:“朕想要立你姐姐。”

“陛下,”李桑桑很冷静,“太子妃自入东宫来,从未有过过失。”

高桓不置可否:“你姐姐呢?”

李桑桑却没有正面说李蓁蓁,她只道:“陛下,你想立我姐姐,是一时意气,还是认真想过呢?”

若万事都能遂了高桓的愿,当年太子妃之位都是李蓁蓁的。

可是高桓不能如愿。

现在和当初不同,却没有多少不同。

难道皇帝上位第一件事,就要忤逆太后,废了毫无过错的太子妃,立一个充满争议的女人?

李桑桑猜测高桓要发怒,可是他只是缓缓阖上眼睛。

半晌,他睁开眼睛:“若朕要你在这二人里选,你选谁?”

他的目光沉沉地落在李桑桑的身上,似乎有了实质的分量。

李桑桑知道高桓想要听什么,她说任何话也不会影响结果。

高桓移开了眼睛,说道:“罢了。”

然而她却回答了:“我选太子妃。”

李桑桑觉得,高桓对她大约是要厌恶极了。

但高桓无法强迫她的想法。

若说她选李蓁蓁做皇后,出了清思殿,以后的日日,她都要为李蓁蓁摇旗呐喊。

这就是高桓的目的吗?

高桓似乎倦极了,他摆了摆手,李桑桑欠身,无言地退了出去。

当夜,绫绮殿分外地热闹。

李蓁蓁来绫绮殿,李桑桑是不见的。

那时,李桑桑将吴姨娘做主关了,之后,两姐妹就不再来往。幽居宜秋宫的时候,李蓁蓁从未来看过她,良娣良媛交恶,已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