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红楼御猫 > 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一棒子给颗枣子

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一棒子给颗枣子

啊~</p>

百官们人都傻了,别说高呼万岁送皇帝老爷,一个个呆若木鸡的站在远处,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p>

投献之风盛行百年,家里的那些地改名换姓种了近百年,怎么退?给谁退?心疼啊!</p>

大朝会结束了,可没有人离去。</p>

皇帝老爷最后那道不是圣旨的圣旨,就像架在脖颈的刀,没人敢不当一回事。</p>

“咳咳~”</p>

整场大朝,除了跟夏令行说了几句话的周炯老爷子终于“睡醒了”。</p>

“大相公,您看这事……”</p>

周炯看了一眼一脸无奈的百官,满面和煦。</p>

“陛下既然已经发了话,咱们就遵照圣意办就是了。就像陛下说的,如今国朝正逐渐取消田赋,百姓不用再承担繁重的赋税……再说了,朝廷又不欠咱们的俸禄,总盯着百姓的那点口粮,确实有辱咱们圣人弟子的名声……”</p>

贾琮就差给周大相国拍手叫好了!</p>

瞧瞧这话说的,简直堵死了众人推脱婉拒的所有门路。</p>

就说你们敢不敢反对,敢不敢?</p>

敢反对的,是对皇帝老爷发的俸禄不满意?还是说,你们要自绝于煌煌圣道?</p>

首辅大人的话成了压倒百官的最后一根稻草,内阁其他大佬不说话,就代表了默认。</p>

六部的几位尚书皆是率先躬身领命,其余人一个个只能叹气一声,作揖拜下:“下官谨遵大相公钧旨……”</p>

“不过,这该怎么退?我家那些地,都不知道换了几次主人了。就算要退,我也不知该推给谁!”</p>

有人苦恼的道出了他的烦忧,附和之人几乎占了大半的朝臣。</p>

这个问题就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大夏的财神爷林如海都觉得难办,奉天殿中又一次陷入了诡异的沉寂。</p>

这时却见贾琮这个异类挤了进来,咧嘴笑了。</p>

“嘿,这有什么难办的,有名录的该怎么退就怎么退,已经找不到原先主人的,没有继承人的,交给当地的官衙就是。这几年皇庄、官田都在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这些田纳入官田,由朝廷统一分给无地的百姓……”</p>

嗯?</p>

林如海的眼睛一亮,抚须微笑。</p>

原来如此!</p>

皇帝隐忍多年,原来是在这里等着。</p>

徐青藤清丈田亩时,从士绅勋贵手中抠出来的地基本上都划入了官田,然后由朝廷统一划分,分给了无地的百姓。</p>

此次借机废除投献,又从士绅勋贵手中抠出一部分地来,基本上就可以将集中的土地重新夺回,再次分田,完美的让陷入土地危机的大夏从危机边缘拉了回来。</p>

土地国有,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

好计策,好计策啊!</p>

……</p>

大朝会一直开到了午时结束,不但群臣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就是皇帝老爷自己都觉得饥饿难忍。</p>

贾琮溜达到勤政殿时,宫人正给皇帝摆饭。</p>

“你小子可真会挑时间……给这小子摆桌饭,别把咱们贾寺卿饿坏了。”</p>

把群臣玩坏的皇帝这会心情很好,吩咐宫人去御膳房取来饭食,还要来了一壶美酒,美滋滋的跟贾琮对饮起来。</p>

“朕今日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p>

贾琮举杯高呼万岁,拍着龙屁道:“吾皇圣明,泽被苍生!天下子民皆要感谢吾皇之恩,一改千年之痼疾,解万民之苦难!”</p>

皇权下乡,绝对是要记入史册的千年大政。</p>

至此,中原王朝将再也不会出现圣旨不出京城的沉疴痼疾,百姓们也不会有冤不得伸,被恶绅劣吏欺压家破人亡了。</p>

当然了,今日只是起了一个头,等到解决了皇权下乡的问题,朝廷就可以向吏治之疾动刀子……</p>

“陛下,臣觉得,接下来该改一改百官的俸禄问题了。打一棒子后,总要给一把枣子暖暖臣子的心,您说是不是?”</p>

贾琮可不是专门跑来蹭饭的,他这会跑来奉天殿,是有正事要说的。</p>

皇帝老爷今日出气归出气,百官今日受的气不会记在皇帝老爷的头上,但绝对会记在引发此事的林姐姐……或者说,是贾、林两家的头上。</p>

投献之风为何会盛行,一来是利益所致,但底层的原因,是读书科举这事是真的费银子。</p>

除了本身家中有钱的人,书生赶考,那一次不是攒上好几年的银子,才能去县城、府城,甚至是京城考试。</p>

他们想尽办法去捞银子,目的就是想有优渥的读书环境,这一点是谁都不能推脱的原因。</p>

就算考上了进士当了官,八品也好,七品也罢,就算是考中状元进了翰林院,朝廷给的俸禄最多够一家子嚼用。</p>

甚至留京的官员,连个像样的房子都租不起。</p>

长安居大不易,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p>

京城的房子真是贵的离谱!</p>

而朝廷制定的俸禄制度,是开国时就定下的。</p>

百年来物价跌跌涨涨,如今的物价,比之开国时要贵上不少。而官员的俸禄,从来就没变过。</p>

所以,贾琮此时提出的涨薪建议,皇帝还真的听进去了。</p>

皇帝端起饭来,一边吃着一边细细思索。</p>

按照当下的薪俸制度,勋贵是真的不缺钱,但文官就穷了许多。</p>

许多京官就算当了十年的官,都不一定能买得起一座宅子。</p>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官至三品礼部侍郎的海刚峰,要不是皇帝赐下一座宅子,这老倌还租住在人员混杂的南城边。</p>

“你小子说的对,是该涨一涨了……”</p>

月票推荐票</p>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p>

(本章完)</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