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州已定?</p>
王允差点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咬到自己的舌头。</p>
他也在这个消息的冲击力之下,几乎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要和乔琰说的是什么。</p>
说乔琰在益州的行事多有违制之处,说乔琰的进军方略过于冒险,一旦她的计划没能成功,必定会让长安朝局陷入动乱之中,还是说她应当让天子之名传播于益州僻壤,不能只让被克复之地只记得有她乔烨舒?</p>
这条“公孙瓒和蹋顿伏诛毙命,不只是辽东,就连幽州也已经回到了他们手中”的消息被她出来的那一刻,王允只剩下了一个想法——</p>
他是不是……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幻听?</p>
但他很快发现,他并没有出现这个幻听。</p>
只因当他朝着周遭看去的时候,他的那些同僚都和他一般表现出了愕然和迷茫之色,同样是那种如在梦中的状态。</p>
上首的刘虞也未曾好到哪里去。</p>
这些人再怎么沉稳的心神也得在公孙瓒身死的消息面前被冲击了个七零八落。</p>
幽州啊,那可是横跨距离最远的幽州啊!</p>
如果说在乔琰的前一句话中,她让人依靠着海航之法,从徐州海陵出发抵达辽东,将公孙度给说降,已经让人为之震撼,这其中甚至无从判断,她当年因徐州之变提出设立海陵驻军地是否正是为了此时,这后半句就更是人绝无敢想象的事情了。</p>
今年的年初,淳于嘉还因为乔琰对天灾的种种筹备,阴阳怪气起了她在此前的两年中并未出兵之事。</p>
只是因为到了年中,关中地界上出现的旱灾情形,确实让人不得不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此事上,又因乔琰提前做好的种种筹备让关中非只完成了民生的保护,还能收容流民于司隶东部——</p>
别管是不是怕被祢衡的毒舌再攻击一次,淳于嘉都先暂时偃旗息鼓了。</p>
这些有争议的声音被压下去了之后,就算她今年依然着手于内政而不是对外扩张,其实也没有人会说她半个不字。</p>
但她没有。</p>
袁术之死导致的豫州陷落中,她先知先觉地发动了对豫州的进攻,抢下了从司隶到豫州的跳板,也就是颍川。</p>
刘焉之子刘璋和那益州人赵韪意图谋夺益州牧的位置,甚至是从朝廷中独立出去,又被她以走广汉属国阴平道的方式,完成了对成都的奇袭,进而掌控了益州。</p>
如果说这两件进军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只是她在面对危机之时的应对,以攻代守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甚至恰到好处地从中谋取到了足够的利益和地盘。</p>
那么这后一件事……</p>
幽州内部可没有发生什么越界的进攻和继承人的战斗,而分明就是乔琰全盘策划的掠夺之战!</p>
要一举拿下幽州的难度到底有多大?</p>
刘虞这个天子曾经做过幽州牧,也是被公孙瓒给驱逐出境的,比谁都要清楚这一点。</p>
被乔琰以轻描淡写语气说到的辽东公孙度归降,在刘虞听来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p>
辽东那种比并州还应该叫做边陲的地方,公孙度就算是在实力逐渐发展起来后想要在那边独立出去,在刘虞看来都不是一件不可能出现的事情。</p>
有船抵达了辽东又如何,只要人数不如辽东的民众多,他完全可以将海船给直接覆亡。</p>
更遑论是与这些人配合将公孙度说服,由辽东出兵击败乌桓的蹋顿!</p>
而身在居庸关的张辽和一直在干着养马和搬运盐卤之事的吕布,若不是名字被乔琰给重新提起,众人都几乎要忘记,乔琰当年出兵塞外之时,他们是有参与过的。</p>
怎能忘记了他们彼时的威风赫赫呢?</p>
那是一经出兵便如猛虎出笼的悍将啊!</p>
不过话虽如此,听到连公孙瓒都死在了他们的手中,刘虞还是觉得有点恍惚。</p>
已经快过去三年了。</p>
距离他的长子刘和死在公孙瓒和他交锋的乱军之中,已经快过去三年了。</p>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年的滨海道一战中,要不是张辽的出手救援,他都险些折在那里,这种从死亡边界线上被捞回来的情形,曾经无数次在他的午夜梦回之间出现,让他对于公孙瓒的认知越发朝着实力莫测的方向发展。</p>
现在骤然听闻到他的死讯,刘虞第一反应并不是心中的巨石落下,反而是一种不上不下的迷茫。</p>
公孙瓒不是个庸才,却在乔琰短短几句汇报战功的话中,让他显得像是个庸才。</p>
那他呢?他这个曾经败在公孙瓒手中的人,又应当算是什么呢?</p>
将“恭贺陛下,幽州已定”八个字说得掷地有声的乔琰好像根本就没有发觉他的这种挫败感,她朝着周遭看去,说道:“诸位何必这等神情,那公孙瓒在幽州境内只知以民膏养兵,行穷兵黩武之举,数年间虽有幽州牧之名,却绝无幽州牧之实,充其量也就是幽州地方军罢了。”</p>
“又仰赖于陛下昔年在幽州所施予民众之恩,文远携长安朝廷之名,自居庸关破境而入,城池少有为公孙瓒固守者,反有开城而投,以待王师莅临者。若要取得全盘战局的胜利当真不难。”</p>
这话说来真是简单。</p>
但公孙瓒若真是连边境战线都守不住的人,到底要如何率领他手下的白马义从呢?</p>
乔琰话中或许有真实的部分。</p>
就比如她说的公孙瓒只是用幽州的进项来养兵,分毫也不考虑民众的死活,这话就有极大的概率是真的。</p>
毕竟刘虞当年还在幽州的时候和公孙瓒之前的矛盾便在于此。</p>
但那句开城而投,却大概率是在公孙瓒死后才会发生的事情。</p>
可他们有什么必要在此时揭穿她玩的这一点文字游戏呢?</p>
幽州和益州虽地处偏僻,乔琰却没有必要在她所达成的战果上谎报。</p>
如此一看,他们长安朝廷竟是在两年的厚积之后,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对地盘的翻倍扩增,谁又还能对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司马提出任何一点微词?</p>
即便……她今日的语气好像并不如往日一般谦逊。</p>
她又朝着刘虞说道:“幽州既下,所剩的也就只有两件事了。”</p>
“其一就是幽州和冀州接壤之地的戍防之事。文远暂时调度过去的人手中,司马仲达在军事谋划上的经验还是少了些,这条战线又涉及数郡,我意在以公达前往涿郡协助,不过既要这般安排,便需有一督军官职。”</p>
光是靠着荀攸那大司马府参军的位置显然是不够的。</p>
若是在乔琰自己亲自领兵的情况下,作为军师无妨,但在下头还有吕布和甘宁这两个刺头的情况下却不行。</p>
刘虞问道:“不知烨舒想为公达求取的位置是?”</p>
“骑都尉吧,那袁本初麾下的沮授沮公与,在这数年间担任的都是这个位置,幽州有变,兵陈边界,冀州那头派出来的人有极大的可能就是他,起码不能让公达在对方的面前吃亏才是。”</p>
“此外——”乔琰顿了顿,又道。“平定益州内乱的有功之人均已得到敕封,幽州战事的也不例外,敢情陛下为诸将论功行赏。”</p>
刘虞本不觉得这论功行赏有什么问题,就连王允也难得觉得,只要乔琰没有在刻意为自己谋求僭越的待遇,从这乐平侯、大司马追讨一个封王的破格,他对她所表现出种种的狐疑,不是不能压制在心中暂时不表现出来。</p>
但当公孙瓒的尸体被送抵长安的时候,这些人都直接傻眼了。</p>
只见乔琰指着公孙瓒的尸体说道:“因围困此人之时白马义从的阻拦,行围剿之举的众人不得不以箭射之,最后留下了这几处箭伤,可惜等到将公孙瓒从乱军中带出之时他已毙命,无从分辨到底是哪一支箭要了他的命。”</p>
王允和淳于嘉等人当即就警觉了起来。</p>
乔琰接着便道:“不如陛下对他们四人都做出一番嘉奖吧,以示其斩杀贼首的功勋。”</p>
王允:“……”</p>
淳于嘉:“……”</p>
这看起来像是演的!</p>
哪有这种一个人身上同时四道致命伤,还想要对每一位动手之人都按照首功封赏的荒唐事!</p>
若要乔琰自己说,她可真是完全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一点都没有夸大张辽等人对公孙瓒所拿出的战绩,这四人争功的情况完全就是一出意外而已。</p>
可放在王允这些对她怀有“偏见”的人眼中,她这完全就是在以胡搅蛮缠的方式给自己的下属争夺战功!</p>
是了!</p>
她这位大司马已经不适合再往上头进一步升迁,否则难免让人觉得她的举动有违她当年对汉灵帝的承诺,但将她的下属一个个提拔上去,却未尝不可。</p>
可若是其中还有原本只是府掾甚至白身的,这和直接说她要在麾下形成一支盘根错节的势力有什么区别?</p>
汝南袁氏那四世三公之家的提拔门生都没有到眼前的这个地步吧……</p>
王允沉默了许久,终于说道:“大司马此举,似乎有些不讲道理了。”</p>
乔琰冷笑了一声,回问道:“讲道理?讲你王司徒未曾抢下一州一郡之地,便凭借着当年的长安护驾之功和为官经历坐到三公的位置上?”</p>
“若让你去幽州统兵,也不知你这将陛……将前天子弄丢的本事,到底是能打到何处!”</p>
“你!”王允脸色顿时气得涨红。</p>
乔琰却分毫不给他面子地接了一句:“怎么,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值此特殊时节,若不能对武将给出足够的封赏,且看他们是会为你竭诚南下之志,还是找那袁本初问问,要是他们倒戈到邺城去,到底能得到何种待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