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考验人的技术了,一毫米才多厚,钻头稍微偏差一点就没了。</p>
不过没关系,江靖远是个极具耐心的人。楚老既然让他做,那他就试试,不相信别人能做出来,自己做不出来。</p>
“这个可以做,但没有那么快。”江靖远看了看手里的图纸,“估计得两三天才能完成。”</p>
“没关系,你尽管做,让刘工给你打下手,需要什么工具,找他就好。”</p>
楚老爷子笑呵呵地看着江靖远,也不知道这年轻人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不会在吹牛吧?</p>
五号零件他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成功,别的都好说,就是那孔道与孔道之间的一毫米无法把控精准。</p>
每次不是这边的孔道钻漏了就是那边的钻坏了,想成功真的没有那么容易。</p>
之所以拿给江靖远试试,一个是想考验考验他的能力,还有就是想从年轻人身上寻找到新的突破口。</p>
也许年轻人有想法,有魄力,能成功也不一定。</p>
江靖远笑着摇头:“打下手就不必了,我自己来就行。”拿着图纸和材料,看了看四周,问,“我该去哪个机台钻孔?”</p>
“跟我来。”楚老带着他去了一台机床前,“你用这台。”</p>
刘工眼眸再次睁大,这可是楚老专用的机台,没想到给了江靖远使用。</p>
放下手里的材料和图纸,江靖远脱了手上之前清理机台时弄脏了的手套,换上干净的,动手把机台上的钻头取下来,换了一根小的。</p>
楚老和刘工就在一旁看着,用小的钻头先钻一遍,再换大的钻,这个办法他们试过了,不行。</p>
到了最后依然会爆开,实在是那一毫米的距离太小,稍不留神就透了。</p>
江靖远没管他们异样的目光,他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先把细钻头过一遍,钻出粗步雏形。</p>
再用合适的钻头走一遍。</p>
这是上面的孔道,很快完成。</p>
底下放射性的孔道,他用稍微粗一点的钻头走了一遍,之后就不敢再上机床了。</p>
拿着零件,用台虎钳夹住,挑了一只稍微细一些的锉刀,弯下腰,“唰啦唰啦”开始锉。</p>
这么一操作,楚老的眼底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只是他不敢相信,要是用锉刀的话,的确可以做出来,只是耗费的时间实在是长。</p>
难怪他说要两三天,两边一起,一共十六个孔道,可不就得两三天才能搞定。</p>
如果是人工控制,那一毫米的厚度就比较容易控制了,至少对于老钳工来讲是这样。</p>
刘工一拍自己的额头,仿佛醍醐灌顶,他怎么就没想到用锉刀把底下的孔道挫开呢?</p>
这么简单的东西,以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他居然彻底忘得干干净净。</p>
实在是这些年一直用机床用惯了,把最原始的东西都丢了。</p>
按照江靖远的步骤,那肯定是能做出来的,锉刀再厉害,捏在手里,还能控制不好力道吗?</p>
就算零件想崩也没那么快。</p>
好办法,实在是个好办法。</p>
虽然耗费时间,但是绝对能成功,不会崩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