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方圆三里内有其他难民队伍,还会起更早一些。</p>
生怕被人看到他们还有粮食吃,惹出事端。</p>
谢玲花坐到床边,给女儿重新梳好发髻,耐心地一一回答,“村长爷爷还在想事情,你爹和哥哥们去帮忙了。”</p>
“咱们呀,要找到路,才能出发。”</p>
“萧大哥也不认得吗?”程小棠有些意外。</p>
常宁城是萧家祖孙一开始跟程家人约定的目的地,以他们的行事作风,总不能是指望榆林村人带路吧。</p>
“他还是个小孩子,哪能认得路。”谢玲花理所当然道,“村长去过两次州府,都在犯愁呢。”</p>
“可能是想爷爷了,萧小大夫一早就去路口等着,看着怪让人心疼的。”</p>
“萧老爷子可以一定要平安无事。”</p>
程小棠听得一愣一愣的,她自认对萧家祖孙的相处模式有那么一点了解。</p>
想爷爷这种事,大概,似乎,应该不会发生在萧昀舒身上。</p>
程大牛也在与村长说起萧老爷子的事。</p>
若是他们选对了路还好,萧崇独身一人肯定比他们的队伍走得快,迟早能赶上。</p>
可要是走反了,最好的结果也是在常宁城碰面。</p>
“大牛,我跟你透个底,选错路的话,可能会出大乱子。”村长站在三岔路口,幽幽叹了口气。</p>
比起萧家祖孙,他担心的更多是全村的身家性命。</p>
“我仔细看过阿卓拿出来的那本游记,终于想起来,这两条路一条是通往常宁城,另一条是山德县。”</p>
“当年有同个考场的童生,跟我提过他是山德县人,还讲了自己一个笑话。”</p>
“从山德县到常宁城一大半是山路,第一次赶考时家里怕他辛苦,特意准备了一辆驴车,结果刚走到山脚就卡住了。”</p>
“最后没办法,只能让书童把车拉回家,自己一人牵着驴赶路。”</p>
昨晚村长思前想后,还考虑过真到要命的时候,就由他出面,跟粮食有富余的人家商量,凑点粮食借给乡亲们。</p>
各家打上借条,到了常宁县再买粮食还。</p>
这样一来,也不用犹豫了,闭着眼选一条路走到底,总归有活路。</p>
可惜计划刚有了雏形,就被更棘手的情况打乱了。</p>
程大牛略一思忖,明白了村长话里的含义,眉头紧紧皱起,“要是连驴车都过不去,就麻烦了。”</p>
若真如村长旧相识所说,那就不是距离远近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法走。</p>
榆林村人世代都在阳川县那小块儿地方转悠,脑袋里就没什么上山下水的概念,逃荒的时候也是尽量带上所有家当。</p>
可要是走山路,无论牲口拉的车,还是人推的板车,全要扔了。</p>
村长自己一想到要是没了牛车和骡车,得扔掉多少东西,就心疼得直滴血。</p>
更不用说其他没多少家底的人,肯定得吵翻天。</p>
说不定,队伍就要散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