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看着突然冲到自己面前的小黑皮,怔怔地问道:“你……是谁?”</p>
苏璃激动颤抖的心碎了一地!</p>
他攥紧拳头,无比委屈地说道:“娘!是我!小五啊!”</p>
好在苏璃没有卫六郎那样的厚脸皮,没有来上一句“你最爱的小五,你忘了吗”?</p>
陶氏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把苏璃从头看到脚,放下手里的针线,上前捧住他的脸:“你……你怎么这么黑了?”</p>
她白白净净的小儿子呢?</p>
苏璃说道:“海上晒的。”</p>
他对黑不黑的没感觉,他是男人,不在乎这个。</p>
陶氏忙道:“让娘看看,你有没有受伤?”</p>
“没受伤,我好着呢,您瞧。”</p>
苏璃在他娘面前转了个圈。</p>
在去清剿夏侯仪的水师残部时,他其实是受了点轻伤的。</p>
他欠缺上战场的经验,要不是大哥安排了副将保护他,他恐怕得被人抬回来。</p>
经此一役,他方知大哥和将士们的不容易。</p>
打仗不是逞匹夫之勇,也不是耍小聪明,主将的一个决策错误,葬送的可能是无数将士的命。</p>
每一场胜利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浴血杀敌的士兵。</p>
大哥是天生的将才,他手下有着最勇敢无畏的兵。</p>
他对大哥和将士们简直钦佩得五体投地。</p>
“真没受伤?”</p>
陶氏依旧不放心。</p>
“真的!娘我和你说,我可厉害了!打仗的时候,两个人朝我扑来,我当时就这么……”</p>
苏璃绘声绘色地比划了起来。</p>
“娘。”</p>
苏陌迈步走了进来。</p>
他也晒成了小麦色的肌肤,五官硬朗,棱角冷峻,眉眼间多了几分主将的英气。</p>
“陌儿!”</p>
陶氏眸子一亮,面前的小儿子瞬间不香了。</p>
她快步走向苏陌。</p>
“一剑刺去!正中他……”</p>
苏璃转了个圈,一转头,“咦?人呢?娘!我还没说完呢!”</p>
苏陌撩开下摆,郑重地跪下,给陶氏磕了个头。</p>
他每次从战场归来,都会给爹娘行跪拜之礼。</p>
这是苏家长子的规矩。</p>
陶氏忙将他扶了起来:“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p>
苏陌笑了笑,说道:“四弟也过来了。”</p>
苏陌是懂亲娘的,知道她最放心不下的人是谁。</p>
陶氏忐忑地望向门口。</p>
但先探进来的却是一颗有些紧张的小脑袋。</p>
陶氏一怔,忙俯身行礼:“叩见公主殿下!”</p>
“别别别!”</p>
惠安公主张开双臂,飞快跨过门槛,及时扶住了给自己行礼的陶氏,并小声说道,“以后不用给我行礼。”</p>
陶氏怔了怔,讪讪一笑。</p>
“苏煊你进来呀!”</p>
惠安公主对门外说。</p>
陶氏一下子紧张起来。</p>
一直到那道熟悉的清隽身影带着笑意步入她的眼帘,她悬了几个月的心才总算放下来了。</p>
苏煊安静一笑:“娘。”</p>
陶氏喉头胀痛,颤抖着抬起手,抚上他俊逸的脸庞,深深地看着他,哽咽道:“去书院念书……怎么去了那么久……以后还去吗?”</p>
苏煊温声道:“不去了,以后都在京城陪着娘。”</p>
陶氏抱住了他,滚烫的热泪再也抑制不住,大颗大颗地砸了下来。</p>
母子连心。</p>
有些话不必宣之于口。</p>
但这一次,她真的感觉她的煊儿彻底回来了。</p>
惠安公主有心在苏家多待一会儿,不料她前脚刚进门,后脚宫里便来了人,是萧重华身边的长平。</p>
长平恭敬地说道:“公主,太子殿下请您即刻回宫。”</p>
惠安公主不甘不愿地应道:“哦。”</p>
陶氏对苏陌道:“带你四弟去皇宫负荆请罪。”</p>
“是,娘。”</p>
苏陌应下。</p>
苏璃急了:“诶?干四哥什么事啊?是她自己要出去的!真要怪……也是我把人带出京城的,怪不到四哥头上!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去见太子!”</p>
“你给我回去!”</p>
是老侯爷威严的声音。</p>
他身旁站着刚从兵部归来的苏渊。</p>
苏渊见到了妻子红肿的眼睛,忙走过去轻声安慰:“都平安回来了,哭什么?”</p>
老侯爷看了看三个全须全尾回来的孙子,对苏陌、苏煊道:“你们俩随我入宫。”</p>
-</p>
卫家。</p>
卫老太君听说了苏陌一行人回京的消息,也开始有些坐不住了。</p>
她知道苏陌也去了千山岛,苏陌都回了,是不是儿子和孙子、孙媳也快回了?</p>
“老太君。”</p>
李嬷嬷看着拄着拐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卫老太君,“您坐下歇会儿,几位少夫人去打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