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p>
——发球上网,二区内角牵制并且搭配往前正手斜线截击扣杀,压到高文右侧边线,尽管高文全力奔跑救球,但已经失去位置,德约科维奇轻轻推回球场就足够了。</p>
“30:30”。</p>
一来一往,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眨眼,德约科维奇就已经控制住了局面。</p>
这两分,发球扮演重要角色,其实和第一分双误是一样的,德约科维奇知道需要保持自己的发球威力才能够将后续进攻衔接上,所以才冒险二发,只是第一分偏差了些许这才导致了双误而已。</p>
现在,德约科维奇已经重新掌控局面。</p>
那么,高文呢?</p>
轻轻挑了挑眉,如果对手发球出色,那他确实没辙,就连发球都接不回去,更不要说后面的事情了,什么挑高球也派不上用场。</p>
但高文并不沮丧。</p>
继续,下一分。</p>
果然——</p>
一发,出界。</p>
这次来到一区,德约科维奇试图从外角偷袭一个,上一次一区是砸T点,德约科维奇显然希望把发球落点扩散开来,避免被高文形成惯性适应下来。</p>
可惜,出界了。</p>
二发。</p>
看,这就是高文的机会了。</p>
所以,这次是外角还是内角?</p>
高文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双手握着球拍保持重心的轻盈,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手,细细打量发球动作。</p>
轻轻一跳,重心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整个人如同羽毛一般轻盈,而后脚尖一踮,身体就已经朝着右侧飞了出去。</p>
外角。</p>
又是外角。</p>
而且——</p>
胆大包天。</p>
德约科维奇博了一个二发,和第一分的双误一模一样,二发没有保守,一样冒进,但这次博进了。</p>
二发带着强烈旋转,落在发球区小三角而后就窜了出去。</p>
漂亮的大外角,带着强烈侧旋。</p>
高文的反应非常机敏,第一时间就已经冲了出去,但身体才刚刚启动,视线余光就看到一个身影快速迫近。</p>
……上网?</p>
高文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p>
德约科维奇选择发球上网就已经非常非常意外了,四巨头里,他冒险选择发球上网的次数是最少的,而且现在是2015年,次数比后来还要更少。</p>
结果德约科维奇还选择二发上网,不仅冒险而且疯狂。</p>
但恰恰是因为冒险而疯狂,轻而易举就颠覆了局面。</p>
认真想想,并不意外,这符合德约科维奇第二盘一贯强势的策略,也符合德约科维奇体能下降缩短回合的策略,甚至和高文第一盘的发球胜盘局策略有些相似,出其不意地打破平衡。</p>
踏。</p>
高文在横向移动,一个跨步而已。</p>
踏踏踏。</p>
德约科维奇在纵向移动,连续大跨步迫近球网。</p>
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高文没有时间惊讶也没有时间错愕,他的正手就已经完全舒展了出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