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啥,再好没家里好,舒服。”</p>
石琴高兴,什么美国,港岛,首都的,房子再大,再好,佣人仆人可还是没有李家坡舒服。“再说家里现在一点不差。”</p>
“这倒是。”</p>
李家坡这些年发展不错,再有李安乐各种贴补,搞出的竹编厂现在效益别提多好了,订单不断,尤其是随着荣安家电,荣安电子发展走上正轨,足够李家坡和十数个大队吃饱喝足的。</p>
一家三口收拾一番,第二天买了一些特产第三天一早就出发了,当天在深城短暂停留,第四天乘坐飞机回到金陵。</p>
“总算回来了。”</p>
下午时分,荣安家电特别办事处的人员送着一家三口到了池城县。</p>
“你先回去吧。”</p>
到了县城一处大院子门口,李安乐对着师傅说道。</p>
“先在县里住着一晚上。”</p>
“行,听你的。”</p>
“晚上喊着大姑,小姑,大姐过来吃个饭吧。”</p>
李安乐边整理行李,边说道。</p>
“家里没啥菜啊。”</p>
“一会我去看看馆子里有啥菜,买一些回来。”</p>
李国喜说道。“巷子口,刚我经过见有人卖菜,一会买些。”</p>
“我跟爸一起吧。”</p>
“我刚瞅见好像有卖螃蟹的。”</p>
“螃蟹有啥吃的。”</p>
李国喜嘀咕,全是壳,这年月大家还是喜欢吃肉的多。“爸,螃蟹吃着不发胖。”</p>
“那倒是可以买些。”</p>
整理好行李,两父子让石琴在家休息休息,父子俩骑着自行车出了门。“还真挺热闹的。”</p>
“今周末能不热闹嘛。”</p>
八十年代中期,城里生活相对要轻松一些,周末大人带着孩子出来溜达多了不少,零零散散还有一些卖小零食,这年月对这些农副产品基本不太抓了。</p>
除非明目张胆倒卖工业品,李安乐转了一圈买了些瓜子花生还别说挺好吃的。“安乐,尝尝。”</p>
“煮板栗?”</p>
“可不嘛,刚瞅着,我全给包圆了。”</p>
“有二三斤呢。”</p>
李国喜说着塞了一个到李安乐嘴里,别提粉香粉香的。“走,前边巷子里有卖鱼虾,咱买些去。”</p>
“好嘞。”</p>
小巷子这边别看不长,还真不少摆摊子,细数数怕是有七八家呢。</p>
“小哥,买点啥?”</p>
“这螃蟹不错啊。”</p>
“那可不,这可是家里养着的,要不哪里来这么大个头。”摊主得意说道。</p>
“养的?”</p>
还别说,李安乐还真有些意外呢。</p>
“那可不,自己田里养的。”</p>
摊主得意说道。“祖辈传下来手艺,这两年刚捡起来。”</p>
“你瞅瞅,这螃蟹半斤都有。”</p>
“多少钱一斤?”</p>
“我这螃蟹肥,比一般高一些。”</p>
“你给六毛。”</p>
摊主手一比划,这价格李安乐觉得挺便宜倒是李国喜说了句。“别家大的不过五毛一斤。”</p>
“老哥,我这里自己家养的,你瞅瞅这多肥啊,那些都是野沟渠的能比嘛。”摊主摊摊手说道,李安乐心说这话你要在后世说绝对吐了一脸口水,野生的被你说成了没人要的了。</p>
“行,这一竹篓全给我吧。”</p>
“竹篓也送我可行?”</p>
“行行行,小哥,我一看你就是识货的。”</p>
说着就给李安乐称量,好家伙二十多斤,十多块钱,边上的摊主瞅着眼睛瞪着老大,真卖掉了,只见李安乐掏出十多块钱递给螃蟹摊主。</p>
“你看,这螃蟹挺多,能麻烦你帮忙送一下,不太远,我给二毛钱。”本来李安乐打算直接提着竹篓走人,不过脑海里闪现一个想法就停了下来。</p>
“行。”</p>
送出巷子,没一段路就到了李安乐和李国喜放着自行车地方,递上纸片找到自己自行车,蒋大柱本就想离开,送到地方了。</p>
“那老哥,能留个信不,我这个人喜欢吃螃蟹。”</p>
李安乐说道。“以后想吃了找你。”</p>
“这……。”</p>
蒋大柱有些疑惑,卖螃蟹虽然不算大事,可要是被告了,怕也有些麻烦。</p>
“这样,我可以付一部分订金。”</p>
“订金。”</p>
蒋大柱不太懂,等李安乐解释一番才明白订金是啥。</p>
“这,这不太好吧。”</p>
“我订的多一些,不给订金,我还不放心呢。”李安乐笑说道。</p>
“这样啊,你要多少?”</p>
“几百斤吧,多多益善。”</p>
“啥,几百斤?”</p>
蒋大柱惊到了,谁家吃螃蟹几百斤的吃啊,没开玩笑吧,可李安乐掏出的大团结真真实实的,这得有五十块钱吧。</p>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