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差点因此丢掉了一条小命。</p>
这里的人看他的目光有很多种,唯独没有厌弃厌恶,仿佛看瘟神一样的眼神。</p>
“我不知道我说了什么。”</p>
真不知道吗?</p>
贾环隐隐约约记得一些内容。</p>
无非要报仇之类的话,如何报复王熙凤等等。</p>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人,就不知道吧。</p>
一场病。</p>
让贾环彻底懂了三叔平常经常跟他提起的道理。</p>
人啊,千万不能跟实事逆着来。</p>
只有看准时机,顺势而为,借势而上,造势而动。</p>
顺势为中,借势为上,造势为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造势而胜。顺势最易,借势稍难,造势境界最高。</p>
如果是在以前,贾环一定会想办法试探知情人的想法,哪怕自己还够不着,也不搞清楚就连觉都睡不下。</p>
那些听到他的真心话的人,会如何的看他,会不会告知贾府,有没有传给谁云云。</p>
现在他不会试探。</p>
他在等,等别人的反应,根据别人的反应,自己在做出决定。</p>
“也就是周管家持重,但是金州不同于贾府,规矩也不像贾府,可金州又比贾府大不知多少倍。”</p>
蝉姐轻轻的说道。</p>
有些话不是她想到的,是探春要通过蝉姐的口,告戒弟弟贾环。</p>
“过去的事情就应该过去,如果一直放不下过去,就永远陷入和过去事物的纠缠中。”</p>
“我知道了。”</p>
贾环声音顿了顿,最后面色如常的回复道。</p>
他知道。</p>
这是姐姐告知他关于贾府的事情。</p>
自己带伤到金州,那么贾府的事情,金州肯定就知道了。</p>
蝉姐见到贾环的样子,一脸的心疼。</p>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p>
作为贾探春的陪嫁丫鬟,到了金州后,当然以探春为主。那么探春的弟弟,同样也用别样的眼光。</p>
贾环的母亲赵姨娘,容貌比起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不知要高几倍。宝玉是大饼脸,贾环是中字脸。</p>
所以贾环长得委实一表人才,离开了贾府的风言风语,人们正眼看待起来时,才能发现贾环的不同。</p>
就像贾赦目前经常当众夸贾环,虽然有打脸贾政之嫌,也不可能是指鹿为马,总得言之有物。</p>
“小姐素来受老爷的尊重,从来不会拒绝小姐的要求,越是如此,小姐越是不多跃一步。</p>
环哥儿现在虽然还小,可总是要长大的,以后的出息不知道有多大,但是金州规矩不大,规矩却又是最大的。</p>
以后能不能扛起来,旁人只能锦上添花,最终靠的还是自个儿。”</p>
金州。</p>
贾环听得已经耳朵起茧。</p>
这个词很神奇。</p>
按照人们所言,这里仿佛一切都能唾手可得一般的神奇。</p>
三叔告诉自己好好读书,以后到金州安身立命,让人再也不能瞧不起自己。</p>
母亲告诉自己一定要用心,到了金州做大官。</p>
贾琏告诉自己,到了金州啥都不缺。</p>
……</p>
现在连蝉姐都说金州。</p>
贾环嘴角动了动。</p>
“将军到。”</p>
外面的一声通传,仿佛白日惊雷。</p>
吓得屋子里的人纷纷起身,蝉姐离开凳子,垂着手低着头,一脸的不知所措。</p>
贾环还在犹豫,唐清安已经走了进来。</p>
众人连忙行礼,贾环也准备起身。</p>
唐清安摇了摇手,又亲自阻止了贾环,让他躺回去好好休息。</p>
“看样子恢复的不错。”</p>
贾环看着唐清安发愣,一时间忘记了回话。</p>
这就是他的姐夫。</p>
鼎鼎大名的平辽侯。</p>
原来薛家的学徒出身,转投入贾府门下,白身成为百户,逐渐成为今日的平辽侯。</p>
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传奇。</p>
一个在他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年的人,却的的确确第一次见面的人。</p>
“咳咳。”</p>
蝉姐忍不住咳了两声。</p>
贾环这才清醒过来,不好意思的含湖不清的答应了几声。</p>
“你们都下去吧。”</p>
唐清安笑着说道。</p>
将军话音刚落,众人不敢怠慢,哪怕蝉姐不放心,也只能跟着人们离开。</p>
“你胆子不是很大么,我看不像啊。”</p>
“谁跟姐夫说我胆子很大?”</p>
贾环抬起头,丝毫不客气的说道。</p>
“哈哈哈。”</p>
唐清安满意的拍了拍贾环的肩膀。</p>
人和人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能力之一。张不开嘴,有时候可能是缺点。</p>
“陈德言书信中,把你夸得天下少有,说但凡培养一番,必定成为金州的勐虎。”</p>
“三叔看得起我,我也不会辜负三叔。”</p>
“光有自信可不行,金州的勐虎不少,年轻一代中就有了五虎,你想要超过别人,可不是嘴上说两句就能办到的。”</p>
亲切,随和。</p>
对方让人如沐春风的气度中,贾环只觉得身心宽松,感受不到教条的枷锁。</p>
想到对方的身份。</p>
鼎鼎大名的平辽侯,还是自己的亲姐夫,贾环就忍不住亲近,心理只觉得是亲人。</p>
“别人能办到的,我就能办到,别人不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p>
“好志气。”</p>
唐清安拍手笑道。</p>
“我已经派人去告诉了贾府,送彩霞丫鬟来金州,是否调派给你,就看你姐姐的主意吧。等你病好了,就去军学堂读几年书。”</p>
听到姐夫的话,贾环再无他想。</p>
虽第一次见,胜过所谓贾府家人千倍万倍。</p>
“挨上好邻居,吃酒又戴花。挨上坏邻居,批麻又戴枷,军学堂是个好地方,希望你在军学堂里,学到更多的本事。”</p>
交代完了贾环,唐清安笑着离开。</p>
看着姐夫离去的背影,贾环久久的出神,只觉得满心的激动。</p>
不久。</p>
将军的长子唐晏乾,次子唐晏桕,以及小舅子贾环,都去了军学堂读书。</p>
唐晏桕是刚到入学的年龄,正好六岁。</p>
唐晏乾是在朝鲜耽误了几年。至于贾环嘛,一样是个插班生。</p>
至于晴雯的儿子唐晏楝,要到明年才入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