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p>
极度的安静!</p>
仿佛是这里的空气都被抽干了,所有人都屏气凝神,没有一个人先开口。哪怕众人围拥着火龙鼎,但依旧感觉涌上阵阵寒意。</p>
这种寒冷,哪怕是火龙鼎这样炙热也无法带走,因为他发自心底。</p>
“都说说吧!如今逍遥王携滔天之功回归,若是陛下再赐于权柄,那我们的日子难也!”</p>
王耀邦话落,众人闻言皆是一声长叹。</p>
“这逍遥王让人琢磨不透,谁能想到,他一个嫡系的王爷,竟会如此不惜性命,竟敢带兵深入德力葛尔国腹部。而且竟还真的让他答应了,甚至还斩了哈单的首级。”</p>
“唉~谁说不是呢!昨日礼部左侍郎郑亮派人传信回族中,说是陛下已经命令太子殿下、同礼部定出迎接王师的章程,说是那逍遥王,正带着草原各部族首领和族长往龙城赶呢,不日便可抵达了。”</p>
“唉~我还听说……”</p>
“够了!”</p>
就在其他几位族长还在议论的时候,王耀邦却厉声开口制止了众人的话题。</p>
“今天我们齐聚在此,不是想让你们来告诉我老夫,这逍遥王如何如何神勇,这逍遥王立下了多大的战功的。”</p>
“如今这逍遥王成了气候已是事实,而我们五家与那逍遥王不但有着利益的冲突,还有着巨大的仇怨,无法共存也是事实。”</p>
王耀邦话毕,见其余四人良久不语,索性继续开口:</p>
“先前我们虽然屡屡挫败与其手,但那逍遥王没有权势根基只有陛下扶持,我们虽有损伤,但却也并未伤及根本,区区钱财舍弃便也就舍弃了。</p>
可如今不同了,逍遥王创建新学已成气候,若是让那逍遥王得势,久而久之,天下人识字的人多了,那舆论这一块,就不在是我们五姓氏族能够控制的了。”</p>
王耀邦言简意赅的点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其余人也是连连点头。</p>
郑文浩:“是啊,我们五姓氏族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几经朝代更替而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我们手中握着:政治资源、经济资源、还有这天下舆论。</p>
现如今,逍遥王有离山商行能与我们分庭抗衡,又有新学企图涉及科举,动摇我们政治之本,若是再让其掌握舆论!后果简直难以想象……”</p>
“是啊,应该尽快想出一个对策才是。”</p>
众人齐齐应声,可王耀邦却是摇了摇头。</p>
“我目前担心的还不止是这些,我担心的是以后!”</p>
“以后……?!”</p>
“没错,就是以后!”</p>
“目前离山商行有我们五家掣肘,新学同样也动了书家的根基。</p>
杨慧思那个家伙,现在之所以还未出手,不过是因为新学还未成气候,还未能触及他们书家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也不想因此恼了天家。</p>
再说普惠百姓,让人人都识得字,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逍遥王想要控制舆论,依旧任重而道远。”</p>
“所以说,逍遥王如今只是具备了颠覆我们五姓世家的能力,但短期内却没有办法办到。所以就此而言,我们还有时间谋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