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耐着性子,详细地给老实头谢管事做了个规定:</p>
“三岁之前的孩子,无需劳动!三岁到六岁,自己能穿衣吃饭就可以。”</p>
“六岁到十二岁,读书、学手艺之余,还能做些砍柴、做饭、轻松农活之类的活计。”</p>
“十二岁以上,就要跟着佃农们一起下地干活,或是上山打猎、下海摸鱼……”</p>
她的庄园是不可能养出一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少爷秧子的。</p>
“是!奴记下了!”</p>
谢庆掰着手指,一条一条地将自家大小姐的吩咐记下来。</p>
“对了,养殖场的事儿,准备得怎么样了?”</p>
谢元安顿完孤儿,就开始操心她的养殖大业。</p>
“回禀大小姐,奴已经命人买了三百只野兔,一百只羊,以及一百头猪。”</p>
谢庆赶忙顺着谢元的思路,详细回禀,“兔舍、羊圈和猪舍都是按照您画的图纸施工的。”</p>
“野兔还好,都乖乖呆在兔舍里。但那些猪,不太安稳,尤其是几头公猪,总是拱架。”</p>
谢庆提到那些爱闹事的畜生,就忍不住一脸愁苦。</p>
“公猪?”</p>
谢元愣了一下,她忽地想到了什么,赶忙问道:“这些猪买来的时候,难道没有劁一下?”</p>
“劁?”</p>
谢庆比谢元还懵逼。</p>
这是什么?</p>
谢元:“就是劁猪啊!”</p>
她记得,劁猪这项技能,在东汉的时候就有了呀。</p>
有一种说法,劁猪是神医华佗传下来的外科手术的延伸。</p>
历史不可考,但劁猪是自古就有的啊。</p>
怎么在大周朝,谢庆听到“劁猪”,还一脸的疑惑?</p>
“劁猪?”</p>
谢庆是真的不知道,憨厚的脸上写满了问号,还有一种“我好蠢、我居然什么都不知道”的尴尬与自责。</p>
谢元想了想,或许是时代的限制——</p>
古代不像现代,现代的信息高度发达。</p>
而古代呢,信息不通畅,还讲究“敝帚自珍”。</p>
有个什么技术,总是自己藏着掖着,就算要传人,也是只传给自家子孙。</p>
传男不传女,连亲生女儿都不教,更何况外人?</p>
所以,劁猪技术自古就有,可未必就能人人皆知。</p>
“劁猪就是——”</p>
如果是现代,谢元还能直接说出这项技术的核心。</p>
可如今是古代的封建王朝啊,就算大周朝民风开放,谢元一个高贵的世家女,也不好张口闭口的说“割蛋蛋”。</p>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能对它们下此狠手?</p>
但——</p>
想要规模养殖,想要让猪猪不打架、好好增肥,还就必须来这么一下。</p>
“这样吧,你找个郎中过来。”</p>
谢元想了想,转身去房间,找了笔墨纸砚,将劁猪的核心技术写了出来。</p>
见谢元动笔,谢庆就知道,她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谢家的不传之秘。</p>
偏偏自家大小姐不太在乎这个,仿佛随便什么人,都能免费学习。</p>
谢庆却不行,他对谢家的忠诚已经镌刻到了骨头里,他比谢元更珍视那些“秘方”。</p>
找到一个靠得住的郎中,打出越王府和世家谢氏的双重招牌,郎中欢喜地主动要求签了卖身契。</p>
谢庆这才把人领到了谢元面前……</p>